文汇网讯(记者 李硕)为助力上海大学高水平建设以及上海高等美术教育事业发展,弘扬海派文化,建设与上海城市相匹配的一流国际性美术学院以及一流的美术学科,同时推动宝武集团不锈钢地块转型开发和城市新产业发展,宝山区、宝武集团、上海大学秉承着“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理念,在宝武集团不锈钢地块合力共建上海美术学院,试图将宝武集团不锈钢地块——这一饱含工业精神与财富的城市文化遗址打造成以艺术为核心的“外太空飞地”,使之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中心、文化集聚地和新地标。
自1938年建立以来,吴淞工业区为上海乃至全国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虽辉煌不再,却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存资源和上海老工业时代的符号印记。上海美术学院宝武院区的加入,不仅有助不锈钢地块的转型开发和城市新产业发展,推动吴淞工业区整体转型和城市副中心建设,更体现了艺术与工业的完美结合,打造出“艺术城里有美院、美院就是艺术城”的新型生活艺术区。
2017年12月10日,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上海美术学院宝武院区国际概念设计方案评审会在宝武不锈钢有限公司裙楼报告厅举行。本次竞赛由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发展研究院主办,主题为“面向22世纪的美术学院”,自2017年9月起,面向全球范围向设计师或设计团队征集上海美术学院建设概念方案,同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担任评审,遴选出与上海城市地位相匹配的、能代表面向未来的美术学院的概念方案。
经过前期方案征集、现场调研、公开答疑等环节,共有22家国内外设计团队入围竞赛,其中16家参赛团队按时提交概念设计方案,并进入最终评审环节。为体现评审的公开、公平性质,主办方于评审会前期通过公众号“上海国际艺术城发展研究院”发布了评审会通知,并邀请公众参与到设计作品投票中来,同时在上海美术学院南院(真大路520号)举办了“面向22世纪的美术学院——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上海美术学院宝武院区概念设计竞赛方案展”,保证了本次评审会的专业性及普适性。本次评审会议程共分为两天,12月9日下午,主办方陪同评委们进入宝武厂区,深入了解宝钢工业遗址历史发展及现状,随后移步概念设计方案展览现场,通过观看方案、模型及视频等,进一步了解了参赛作品的设计理念及思路。
12月10日上午9点,评审会准时开始。会议首先由宝武集团上海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鹤鸣致辞,张总指出“上海美院的落户,无疑为整个不锈钢地块的开发及价值的提升,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并表示希望参赛方案能表达出方案背后的故事、关注内在功能需求、工业遗存及环保节能材料的使用。紧接着,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作为使用方、需求方介绍了概念设计方案竞赛展示与评审的背景与目的,也表达出希望未来的美院会让人耳目一新,不单单是一个建筑造型,更重要的是一个理念,一种可以用空间语言进行解读的全新教学方式。随后,评审小组推举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赵健为本次评审会小组组长,并按照抽签顺序开始了答辩。16家竞赛团队各挥所长,通过流利的演讲、动感的视频、图文并茂的PPT,向在座各位评委及嘉宾进行了精彩的设计演绎,自由表达对上海美术学院未来发展的创意与构想,并试图用艺术的手段激活这座废弃的工业遗存。
答辩环节过后,评委们围绕上海美院宝武院区总体建设目标及设计理念,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德国GMP建筑事务所中国区合伙人、首席代表吴蔚秉承“过去、现在、未来”六字方针,希望能从设计方案中看到对工业遗迹的态度、项目的可实施性、可落地性以及未来的可发展、可扩建可能;上海自旋孵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李俊结合自身的投资经验,提出要注重未来的价值,为未来的形式预留出空间;作家、文明学创始人、艺术评论家北野从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建议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建设共同体;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指出,工业遗产的转型应当保持修复的态度,运用空间和生态的策略,实现工业遗产的价值最大化;建筑及艺术评论家方振宁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及能源问题等,从生态、能源、空间、功能、未来、资格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付本臣围绕工程实际建设有关问题,针对结构、材质、绿化、天际线、功能等方面出了个人见解;英国普利茅斯艺术学院院长安德鲁·布华顿(Andrew Brewerton)表示希望项目能够更加直接地触及整个艺术行业或社区,发挥社会和文化转移的作用,而不仅仅是设计一个简单的旅游景点;上海种子创始人及艺术总监李龙雨以泰特美术馆为例,探讨了旅游景点和文化实体的区别,并以“今天是过去的未来,未来来自于过去”表达了未来的可预测性。
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宝武集团、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发展研究院以及国际国内十六家参赛单位的共同组织和参与下,历时三个月的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上海美术学院宝武院区国际概念设计竞赛顺利完成最终评审。
根据此次概念设计竞赛的评审办法和规则,评审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过充分酝酿,慎重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获奖团队,现将获奖单位公布如下: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2名):
上海一砼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三等奖(5名):
Feilden Clegg Bradley Studios(英国)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泊莱兹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瑞士)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SOL联合事务所(德国)
入围奖(9名):
原榀建筑事务所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建筑科学院联合体
上海梦启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云汉建筑设计事物所有限公司
上海博邸建筑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法国)
上海道辰建筑师事务所
上海上大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杭州华清设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