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了个人前途申请出国,还是为了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猴继续留在国内?这曾是让刘真纠结不已的问题。(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供图)
最近,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网站挂出一则招聘启事,该所克隆猴团队核心骨干——年仅30岁的博士后刘真,已被神经所“破格”聘为研究员,成为该所最年轻的研究组长。今年9月,刘真的研究组就将正式开张,眼下他正忙着招聘博士后和工作人员。
从未留洋的30岁博士后,提前一年申请出站,还受聘为一所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研究所的研究组长,这在国内鲜有耳闻。不过,相比于“海归”可以额外获得“青千”“百人”等人才计划的支持,刘真这位本土博士后所能获得的主要经费还只有所里给的启动经费。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何时“海归”可以不再成为获得更多资源的“标签”?刘真的成功或许应该引发更多思考。
提前一年出站,独立实验室启动经费已到位
今年1月25日,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猴培育成功的论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发表,刘真的博士后科研任务提前20个月完成了。“一般博士后申请提前出站,或是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继续课题,或是因为课题本身开展不下去了。”神经所党委书记王燕告诉记者,像刘真这样因课题提前完成而出站的非常少。神经所将刘真的提前出站申请提交给上海市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仅两个多月就得到了批准。
博士后出站后,除了继续与导师孙强合作从事克隆技术和其他转基因技术开发外,刘真还想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比如灵长类青春期启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等开展研究。于是,他决定应聘神经所的研究组长。
神经所很快同意了刘真的申请。王燕说,虽然刘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但他认真刻苦的工作态度、对研究领域的把握和理解,以及对研究所文化的认同,都使他足以有资格成为神经所的一名独立的研究员。
与所有新晋研究组长一样,神经所为刘真提供了超过200万元的实验室启动经费,并迅速到位。现在,刘真已拥有一个约130平方米的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的审核已经通过,招聘启事也挂到了神经所官网——预计今年9月,刘真的实验室就可以正式运转起来了。
那年博士毕业,想留又不敢留
“在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曾经纠结过是否要出国。”刘真说,当时自己已经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 《自然》杂志发表论文,足以申请国外一流实验室的博士后,“想留下,又不敢留。因为如果不出国,博士后出站后,很可能在申请各类科研资助上没有优势,将来找不到好的职位。”
是为了个人前途申请出国,还是为了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猴继续留在国内?这实在太令人纠结:毕竟,挑战这个世界级难题,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可如果失败,未来的科研道路就会变得十分艰难。
当时,神经所所长蒲慕明和王燕一起向刘真承诺:神经所招聘研究员,只看有没有足够优秀的工作,不看“留洋”标签。这意味着,刘真只要尽全力去挑战,即使没有做出体细胞克隆猴,也会得到认可。他这才彻底放下对前途的担忧,成为蒲慕明的博士后,并安心留在克隆猴团队,继续自己的研究。
幸运的是,刘真博士后入站仅一年,就迎来了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当然,从一名优秀的博士后到称职的研究组长,还需要三到五年的转型和成长过程。实验室初期将配备五名职工,每年招收一两名学生。刘真告诉记者,尽管神经所对新聘研究组长的首次正式考核要在四年之后,但实行的是最严格的国际评估制度,研究组从科研方向、实验进展到人员管理等,都会接受国际上同领域顶尖专家的“体检”,如果过不了关,轻则削减科研经费,重则卷铺盖走人,挑战和压力不言而喻。
“破格”背后依然留有“标签”带来的遗憾
其实,对于神经所来说,留下刘真并不算一种“破格”之举。早在2004年,该所就开始探索将优秀本土人才留在所内发展。比如现任神经所狨猴研究平台主任的龚能,就是博士毕业后留所的。王燕说,当时神经所正准备建立狨猴平台,急需招聘负责人,而龚能当时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所里说服龚能,放弃了国外实验室博士后的邀请,直接聘为平台主任。此后,龚能凭借出色的工作,一步步从助理研究员做到了研究员。
同样,刘真的导师孙强引入神经所也经历了一番波折,他没有留洋经历,作为正高级工程师引进时,刚在原单位获得副高职称。而到了2018年春,孙强和龚能都加入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成为科研骨干。
“现在在克隆猴研究领域,刘真的各类课题申请可谓无往不利。”王燕说,如果当时刘真放弃了,那才是最可惜的。
然而,如果没有神经所“不以成败论英雄”,招收人才不看“海归”经历、人才“帽子”的做法,刘真会留下来完成“最后一搏”吗?如果刘真离开克隆猴团队,不仅他自己将与这个世界级成就失之交臂,孙强团队也可能因此延迟获得成功——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或将遭遇一场“双输”。
“即便刘真获得了今天的成功,他在申请科研资助上,仍难以与‘海归’青年科学家获得同等量级的支持。”王燕说,现在对年轻研究组长支持力度最大的“青年千人”“百人计划”等,都是针对海外人才的,“以刘真的优秀,如果他是海归,在他起步阶段得到的支持就会比现在多一倍。我们感到,这对本土优秀人才是不够公平的。”
王燕希望,能有更多科研单位对本土与海归人才一视同仁,让优秀人才能够抓住最好的机遇,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做出最好的科研工作,而不用为自己的前途发展过多担忧。
作者:许琦敏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