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有点拉肚子,要不要吃一瓣生大蒜?”
大蒜的种种神奇功效,比如大蒜的各种保健、防癌以及抗癌的传说,在江湖上流传很久了。
大蒜可以说是中国人离不开的一种食材。炖肉、炖鱼,还是拍黄瓜、炒西蓝花,处处皆有大蒜的身影。
大蒜也被称为“胡蒜”,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外来物。把大蒜引进中国的,正是西汉赫赫有名的张骞。
大蒜的蒜生巅峰,在2010年。那一年,带女朋友下馆子,点上一盘五花肉炒大蒜,周围食客都得竖起大拇指表示阔气。“蒜你狠”一词成为了当时的时髦用语,其巨大影响力甚至波及到了可怜的学生们……
而大蒜的营养价值,也早已被认可。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山村里有对夫妻,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捡来的,小儿子是亲生的。为了虐待大儿子,他们故意安排大儿子去大蒜地,安排小儿子去西瓜地,饿了就去吃地里的东西。
你看多歹毒:蒜难吃又蛰心,肯定大儿子会被整的很惨;西瓜甜如蜜,小儿子肯定能吃得美美的。
结果没过几天,坏夫妻傻眼了。天天吃瓜的小儿子变得面黄肌瘦,啃蒜的大儿子反而白白胖胖的……
虽然只是个故事,但也能说明,大蒜的营养价值很不错。事实上,每百克大蒜(新蒜)大概能提供120大卡的热量(约为西瓜的5倍),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维生素,以及镁、铁、钾、钙、磷、硒等多种元素。如果放成干蒜(老蒜),每百克大蒜的热量及营养会更高。
还有一种黑蒜更牛,从调料摇身一变成了保健品,价格水涨船高,一斤可以卖到六七十块(网上售价)。这种黑蒜的生产方法源自日本,是把新鲜的大蒜进行发酵、杀菌制作而成,营养更浓缩(尤其是维生素B1),不光不辣不臭,还有点甜呢。不过黑蒜中的大蒜素含量较少,杀菌比较渣,当成小零食或偶尔尝个鲜还是OK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对面碰到一个满嘴蒜味的人,是种煎熬。那么为什么吃完大蒜,味道会那么大呢?
原来,大蒜在身体被破坏时(如被嚼、被切、被捣),会产生出大蒜素,进而变成几种易挥发的含硫化合物,而人类的嗅觉对这些化合物的味道非常敏感。不过蒜瓣处于完整状态时(即使剥皮露出蒜白),并不会产生什么气味,或许我们可以把这种不讨喜的味道,看成大蒜的一种“敢吃我,就熏死你”自我保护方式。
(有人认为,大蒜还是对抗僵尸、吸血鬼的秘密武器)
名为烯丙基甲基硫醚(C4H8S)的化合物是大蒜难闻气味的最主要成分之一,在进入到人体后,它会先被胃肠吸收进入血液,继而传输到人体各个器官(尤其是皮肤、肾和肺)缓慢排出,完全消失大概需要24小时,可谓经久不衰。
因此,上班、见客户、约会前,尽可能别吃大蒜。
不过万一不小心在错误时间吃了大蒜,也并非万劫不复。一些研究发现,西芹、牛奶、苹果、菠菜以及薄荷有助于清新大蒜口气。此外,茶叶里的茶多酚也可以和含硫化合物发生反应。所以喝点茶,甚至嚼点茶叶都是不错的自救方案。(如果蒜末太过细小,有微粒藏身牙齿里,那么你还需要牙线和牙刷来进行清洁。)
在民间,大蒜有“土里长出的青霉素”的美誉,能够杀死多种致病菌、真菌、钩虫、滴虫等坏份子,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效,药品里也存在着大蒜素胶囊(处方药)。
除了抗菌,江湖上还流传着“大蒜可以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防癌、抗癌”的说法。但实际上,这些都言过其实,缺乏可靠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尤其是对癌症的功效,存在很多争议。
不久前,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的官网上,推荐了20种抗癌食物,大蒜赫然上榜,这是因为大蒜“可能具有预防结直肠癌的功能”。但请注意,可能就是还没确定,目前尚未有靠谱的临床试验数据能证明大蒜确实有防癌、抗癌的功效。而且就算把“可能”俩字拿走,结论也应只限定在结直肠癌。
此外,食蒜多的地方,癌症发病率真的会更低吗?并非如此。
在我国,胃癌、结直肠癌的高发地区中,山东和辽宁两地均榜上有名。而这俩地方的人,吃蒜都很多。指望某一种所谓的“抗癌食品”就想远离癌症,看来并不靠谱。只有建立饮食均衡且多样化、坚持运动、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作息规律、远离烟酒等不良嗜好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抗癌秘方”。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患者,都不建议为了防癌治病而去狂吃大蒜。从前怎么吃蒜,现在还怎么吃就行了。为了保健,每天吃上1、2瓣大蒜足矣,过度食蒜,不仅不养生,还可能刺激胃肠道甚至造成胃炎,反而增加胃癌风险。
还有一些人,吃大蒜尤需谨慎:
1、 有胃肠道疾病尤其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不宜吃蒜。(但细菌性腹泻以及胃口不太好的人,适量吃蒜是有益处的。)
2、 肝病患者不宜过量吃蒜,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肝功能障碍。
3、 眼病患者特别需要慎重食蒜,民间也有“大蒜百益而独害目”的说法。
4、 身体虚弱的重病患者不宜吃蒜。
5、 有口腔、咽喉疾病,或有肺炎的患者不宜吃蒜。
除此之外,用烧烤、炝锅等方式烹饪大蒜一点也不健康,会产生丙烯酰胺、苯并芘等致癌物,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