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约一年之前(2017年10月19日)加拿大天文学家Robert Weryk在夏威夷Haleakala天文台通过Pan-STARRS天文望远镜,发现一个神秘天体,被命名为Oumuamua,在夏威夷土语中意为来自远古的信使。
当时Oumuamua距离地球约3300万公里,距离其近日点已经过去40天,正远离太阳而去。
Oumuamua既不是彗星也不是小行星:其速度是如此之快,不可能起源于太阳系,也不可能被太阳所捕获,绕其轨道运行。更有意思的是,它展现非引力的加速度!
这到底是什么?
科学家们讨论了半天认为,这应该是人类所知的造访太阳系的第一个星际天体!
问题是,Oumuamua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2018年10月26日,哈佛大学天文系系主任、Frank B. Baird, Jr. 讲席教授Avi Loeb和他的博士后在预印本网站arXiv 贴出一篇学术论文,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即Oumuamua可能是来自系外文明的光帆。其反常的行为,可以通过光压予以解释。
这是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已经投稿天文学的顶级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作者是哈佛大学天文系系主任,绝非民科。不过,虽然Oumuamua有不少古怪行为,如非常接近太阳却没有彗星尾巴,具有非引力的加速度,长径比很大,而且旋转过程中会抖动,如下图所示。但大胆的假设还是需要小心的求证。说是光帆,他们到底有何依据呢?
首先,Micheli等人今年早些时候在Nature发表论文,报道Oumuamua超出引力的额外加速度与其和太阳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因为没有彗星尾巴,排除彗星的可能性的话,这样的函数关系可以通过太阳辐射的光压所解释:
而我们地球文明,也正在发展这样的光帆技术,以期将来用于星际航行。
正如风帆一样,有效的光帆需要小的质量/面积比,即大的面积和薄的厚度。以此估算,他们认为Oumuamua厚度在0.3到0.9mm之间。那么,这么薄的光帆,是否能承受星际航行的风吹雨打呢? 作者对此也做了估算。考虑能量动量的转移,他们给出了光帆星际航行距离的上下限,完全在Oumuamua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此外,其机械强度也够,能够承受航行中的拉伸应力。
如果Oumuamua是自然起源的话,Do等人根据实验观测数据估算了类Oumuamua天体的在星际空间分布的密度,那是相当的高,比理论预测大2到8个数量级,论文已经正式发表。也就是说,自然起源可能性很低。
那剩下的可能性,只能是Oumuamua是来自系外文明的探测器:
“Alternatively, a more exotic scenario is that ‘Oumuamua may be a fully operational probe sent intentionally to Earth vicinity by an alien civilization”
不过,网友们可都炸锅了——炸出了一锅三体迷。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微信公众号“知社学术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