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感觉皮肤痒,就不自觉地开始挠,有时会因为痒到无法控制而抓伤皮肤。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近,我国科学家孙衍刚及其研究组发现,原来在大脑中存在着一群表达速激肽的神经元,它们的激活促使了挠痒痒行为的产生。12月14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神经元》期刊上。
大脑由多个脑区组成,其中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是一个参与感觉控制的脑区,它与痒和痛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本次研究中,孙衍刚研究组对小鼠的这一脑区开展了研究发现,在该脑区存在一类表达速激肽的兴奋性神经元:杀死或抑制这群速激肽神经元,可以显著降低因痒而诱发的抓挠行为;反之,即使没有外因致痒,激活这些神经元也可以诱发强烈的抓挠行为。
“这些可能就是我们大脑中的‘瘙痒’神经元。”孙衍刚解释说,“其实,我们的皮肤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外界的致痒刺激,只要这些刺激没有达到一定的阈值,我们通常不会感觉到痒。”当皮肤感到痒,人们会进行正常的挠痒痒,这可以去除皮肤上附着的潜在危害异物,是人体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可一旦“痒”过了度,反复抓挠会损伤皮肤和深层组织。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供图)
这群速激肽神经元就是“痒过度”的帮凶之一——它们会放大痒的感觉,并导致不正常的抓挠行为。某些处于压力或焦虑等负面情绪下的慢性瘙痒患者,可能就是因为它们的过度活动才病情加重。孙衍刚认为,不良情绪很可能通过调节大脑中这群速激肽神经元影响痒觉的敏感性。
下一步,科学家们还将对痒觉的机制展开进一步研究,并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靶点分子。孙衍刚介绍,他们计划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确定痒觉信息处理的核心神经环路。这将有助于了解痒觉信息是如何在大脑中处理和调节的。此外,科学家将确定在速激肽神经元中特异性表达的分子,并确定哪些分子可作为治疗慢性瘙痒的药物靶点。
作者:金婉霞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