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一场简朴而隆重的奖章颁授仪式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举行。
仪式上,29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被一一送到获得者或家属手中。展开这张名单,恰如翻开了中国空天红外遥感事业的一部奋斗史——每一枚纪念章都凝聚着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血,也凝结着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科研青年为创新矢志奋斗的家国情怀。
艰难中起步,一次次将“做不出来”变成“创新奇迹”
“现在我们总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建所之初,我们的基础相当差。”89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红外遥感专家匡定波是技物所29枚纪念章获得者中最年长的一位。
▲匡定波(右)薛永祺(中)王建宇(左)三代师生均为院士,并且国庆前夕三人同时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他回忆,当时还是年轻讲师的他,已是技物所最初一批科研人员中职称最高的,进所的学生中不少只有高中学历,甚至只是工业商店里爱好科学的工人。匡定波无比感慨地说:“追梦不论起点高低,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我们坚持了六十多年,现在不少领域已达到世界一流!”
29枚纪念章见证着我国红外遥感发展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第一枚空间红外敏感探头随“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第一台空间碲镉汞红外探测器让“风云二号”精度大幅提升,第一台空间激光主动探测仪和星地量子密钥通信光学载荷承担了我国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上的重要实验任务,还有第一台机载红外热像仪、第一台空间红外遥感仪……
▲2000年,风云二号试验队出征
每个“第一”背后,都是一代代科学家矢志不渝、为国家解忧的忠诚,百折不挠、初心不改的执着,以及挑战自我、勇于超越的决心。
有多少次任务曾被认为“中国人做不出来”,最后都在科研人员的坚持奋斗、团结协作下变成了现实。29枚纪念章记录下这漫漫征途中的一次次光亮: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及组件、辐射制冷和机械制冷、光学薄膜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逐一实现了自主可控,打破了国际禁运;机械加工、光学加工、电装、环模试验先后实现了自主配套,卫星载荷的全链条工程保障能力由此建立起来。
▲技物所陆卫课题组在做基础研究实验,“热电子漂流记”发表在《科学》上
29枚纪念章也铭记了这群创新者们超乎常人的投入与付出,“一辈子做一颗星”是他们的人生写照:为了让“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拥有“千里眼”,中科院院士陈桂林因劳累过度引发视网膜脱落,几乎丧失了视力;在“墨子号”野外试验时,团队不幸遭遇车祸,年轻科研人员跌落山谷后,第一想到的是怎样修复摔成几截的设备;“6.5天工作制,全年无休”是团队攻关的日常,在任务紧要关头,很多人甚至几个月都回不了家,投入在载荷上的精力远远超出对自家孩子的付出……
几代人接续奋斗,闯出一条创新之路
徐卫明是29枚纪念章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一位。42岁的他,从博士阶段起就投身探月工程,为“嫦娥”系列探测器研制激光三维成像敏感仪。
“这可是着陆时的关键设备,如果测不准,把嫦娥带进坑里,我的责任就大了!”因为肩头的责任比天大,嫦娥三号奔月着陆的那段时间,徐卫明紧张得睡不着觉,毕竟这些“从来没做过,都是全新的起点”。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能与老师以及老师的老师们一起获颁纪念章,感觉非常荣幸。”徐卫明觉得,正因有了老一辈科研人员从无到有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的毅力,才有了后面一代又一代接力前行的基础和动力,这种精神的传承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近二十年来,随着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技物所一代代科研人员接力前行,点亮了一颗颗高悬太空的卫星“眼睛”,其中包括“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海洋”系列遥感卫星、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等应用卫星的光电遥感主载荷,“神舟”“嫦娥”“天宫”等重大航天工程光学遥感仪器和空间科学实验设备,“创新”“天鲲”等多种系列航天型号姿态敏感器等。
▲技物所科研人员国庆节期间在实验室加班
这个国庆节,徐卫明经常去实验室加班。“明年7月,我国将要发射火星探测器,现在所有设备已进入正样的最后确认阶段,一些关键细节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他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老一辈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闯出一条属于中国的创新之路;新时代的年轻人更应瞄准世界前沿,趟出一条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超越之路”。
作者:许琦敏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