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45岁的上海交大教授樊春海当选2019年中国科学院新科院士。
“界面”,是物质相与相的分界面。两相交界处是物质传输、能量交换和信号转化的场所。樊春海往往喜欢从界面入手寻找科学问题。科学上的新理论、新发明的产生,新的工程的出现,经常是在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在他看来,“界面”就是“交叉”,学科交叉就是学科的“界面”。
著名毒药“砒霜”(三氧化二砷)竟成救命药,不仅是可治愈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特效药,现在扩大了治疗范围,还为实体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去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樊春海团队,提出了一种将纳米金刚石与砷剂联用的方案,并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展示出很好的效果。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就在几天前,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获奖科学家揭晓,樊春海获得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从茫然到兴趣,开启一生的事业
1992年,参加完高考的樊春海报考了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
“当时选择生物化学很盲目,一点也不了解。”樊春海回忆说,“高中时喜欢化学,但觉得单纯学化学会到化工厂一类的公司工作,因此就选择了和生物学交叉的生物化学。”
当时的生物化学系有著名的百岁教授郑集先生,以及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研发的开拓者之一和肝素、尿激酶工业的创始人朱德煦先生等知名学者。朱先生时任系主任,着力推动学科交叉。“学不好化学,就做不好生物化学”,这是当时系里的口号。化学系陈洪渊先生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分析化学概念的创导者和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始人。他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桃李满天下。2015年,陈洪渊先生被授予《自然》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由此,樊春海在科研生涯的早期就幸运地得到了朱德煦、陈洪渊两位先生的耳提面命,从两位学术大师在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两条学术传承线的交叉点上起步。他在研究生期间从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延续至今,二十余年来始终为其实验室的研究主线之一。
2000年,樊春海在南京大学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时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圣芭芭拉加州大学(UCSB)艾伦?黑格(Alan J. Heeger)等三位开创了导电高分子领域的教授。樊春海偶然阅读到《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杂志关于黑格教授的一个专访。他表示,在获奖后希望做一些以往不敢做的事,比如生物学,特别生物传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使樊春海受到极大的鼓舞,鼓足勇气向黑格教授申请博士后并获得认可。
在来到风景秀丽的加州海滨城市圣芭芭拉之后,樊春海才发现黑格居然是物理系教授,而且他始终认为自己是物理学家。一位物理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然后开始做生物学,这使樊春海感到非常震撼。
很多年后,黑格教授在中国的一次演讲中谦虚地说:我当时对生物一窍不通,连DNA分子这样最基本的知识都是春海教我的。然而,在黑格实验室的博士后经历,使樊春海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研究者一下跨入到了学科交叉的前沿。“黑格教授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看问题的眼光非常开阔,而且他特别推崇学科交叉。”樊春海说。
在黑格实验室工作期间,繁杂的科研工作曾让樊春海一度感到应接不暇。他找到黑格教授,向他请教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做事。黑格教授很干脆地说:“很简单,你就挑最重要的事情做。”简单的一句话为樊春海开辟出一条清晰的道路:“这句话我记忆犹新,对我的影响也最大。”在黑格教授指导下,樊春海陆续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相关研究工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和《美国化学会志》(JACS)等权威杂志上发表。其中,他们发展出了一种被命名为E-DNA的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好评。美国化学会C&E News将其评为2003年重要化学进展之一,《生物技术趋势》(Trends in Biotechnology)杂志连续发表两篇评论论文进行点评,其中一位评论作者即2019年新任《科学》(Science)杂志主编的H. Holden Thorp教授。
“我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接触到生物传感器的,奠定下了以后的研究兴趣。”他说。2000年,樊春海在南京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开始了在美国近三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美期间,他师从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lan Heeger教授,进行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
“兴趣”是樊春海反复提到的一个词——自己的兴趣、研究团队的兴趣、未来科研的兴趣。正是靠着这份“兴趣”,樊春海在纳米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越走越远,并带领研究团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操控DNA分子构筑纳米世界
樊春海长期从事纳米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发展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廉价、快速、便携的集成化生物传感器与生物芯;通过生物分子与无机纳米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调控,发展新一代生物检测策略。
博士后经历极大地拓宽了樊春海的眼界,并坚定了他从事学科交叉的信心。当时国内正处于学科建设的起步阶段,需要大量新生血液。2004年1月,樊春海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下加入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凑巧的是,在他入职答辩的那一天,正值研究所承担的上海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在历经十年艰辛筹备后获批。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科学研究设施,可谓举世瞩目。那天晚上鞭炮齐鸣,举所欢庆。樊春海当即决定选择应用物理所并于第二日签约。在后来被称为“上海光源精神”的引导下,这一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步辐射光源仅用五年时间即落成。
2009年,Nature杂志以“中国进入世界级同步辐射俱乐部”为题专题报道。而这五年也正是樊春海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建设实验室的五年。深受上海光源精神鼓舞的樊春海希望能做出同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工作。研究所的李民乾先生和胡钧研究员是国内纳米生物交叉研究的早期探索者。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樊春海结合自身在DNA研究方面的背景,逐渐明确了以DNA纳米技术为抓手来形成研究特色。DNA纳米技术是利用DNA分子卓越的自组装和识别能力,将其作为一种纳米材料实现精确的纳米构筑。
2006年,樊春海、胡钧与上海交通大学贺林院士等合作,共同创制了DNA分子组装而成的纳米尺度“中国地图”,并发表于《科学通报》中英文版。这成为“DNA折纸术”这一前沿交叉领域中第二个发表的工作,并以中国特色的形象在国际上亮相。经过多年积累,樊春海团队发展了DNA自组装结构诱导纳米尺度精准矿化的新方法,在保持DNA纳米结构精巧设计的前提下显著提升其力学性能,为仿生纳米孔道的构建与分析应用打开了新的大门。该工作于2018年在Nature杂志发表,实现了中国研究者在DNA纳米技术领域的首次突破。
樊春海并没有满足于仅仅用DNA来制造漂亮的纳米图案,而是始终想着如何将纳米思维引入到生物传感研究中,希望通过DNA纳米技术来提升生物检测的性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不懈的探索中,他们团队于2010年实现了突破。针对界面生物分子识别的复杂性挑战,樊春海独辟蹊径提出将DNA四面体结构用于电化学传感界面的调控,建立了“先组装、后检测”的框架核酸传感新方法,突破了界面限域组装与识别的难题,对促进生命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已在Nature,Nature和Science子刊等SCI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他引3万余次,H因子95,近六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5篇论文在JACS,Angew. Chem.,Adv. Mater.杂志以封面或内封面形式发表。已申请8项美国、国际专利(2项授权)和20余项中国专利(10项授权)。
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63、上海纳米专项等项目。
“原来我读研究生时,能够看到的文献都是别人发表半年后的,而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我们跟美国是同步的。特别是现在国家对科研的投入这么大。”樊春海感慨地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只要有兴趣、肯努力,都可以尽情实现科研的梦想。”
>>>人物简介
樊春海
男,1974年3月出生,汉族,江苏省张家港市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宽诚讲席教授。
1996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00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2001-2003年在圣芭芭拉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2-2016年任科技部纳米973首席科学家。
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际电化学学会(ISE)和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兼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副主编,ChemPlusChem编委会共同主席。已在Nature,Nature和Science子刊等SCI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他引3万余次,H因子95,近六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部分成果获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并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美国化学会“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和第十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作者:储舒婷 姜澎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