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了上海22年的上海科技馆将于4月1日迎来开馆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更新。20多年来,这座作为上海科学地标的场馆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七次入选全球最受欢迎的20家博物馆。
今天(3月31日),许多市民特意来和它说一声再见,并期待它两年后以更好的姿态闪亮归来。
与科技馆同岁“古董”放映机完美谢幕
今天下午2点,买票观看巨幕电影的观众收到了一份意外之喜——从曾经放映过的胶片电影上剪下来的70毫米胶片。这些胶片取自电影《阿拉斯加狂野的精神》,上海科技馆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回馈观众对胶片电影的厚爱。
上海科技馆的IMAX放映机与场馆同岁,它是中国大陆第一台IMAX放映机,也是目前国内仍在使用的最后一台“古董”放映机。此次更新改造后,该放映机将不再保留,球幕影院和巨幕影院将由传统的胶片放映升级为数字放映。
宁波市正始中学学生王天睿是科技馆胶片电影的常客,2017年他第一次走进巨幕影院,被“顶天立地”的画面所吸引,当哈勃望远镜似乎要冲出屏幕,宇航员从他眼前慢慢飘过,这让他产生了要当宇航员的想法。从那时起,只要有机会来上海,他必定早早定好上海科技馆的电影票,从宁波出发,赶最早一班高铁,来赴一场胶片之约。
“能拿到电影胶片纪念品,实在太幸运了。”特意来看最后一场胶片科普电影的邱先生说,他是上海IMAX影迷团成员,这个团里有十多人请假来科技馆“追片”。
遨游在神秘莫测的太空,穿梭于风景奇异的星球,潜入五彩斑斓的大堡礁和海洋生物共舞,甚至返回白垩纪直面感受霸王龙的威武……20多年来,IMAX放映机给观众提供了一张张通往美妙科学世界的门票。“希望数字升级能为我们带来前所未见的奇观,超越想象的旅程。”邱先生说。
从玩彩虹滑滑梯到科学UP主
上海科技馆现有13个常设展区,本次升级改造将对“智慧之光”“探索之光”等经典原理展区,保留原展区并进行局部优化;对“人与健康”“地球家园”“彩虹儿童乐园”“生物万象”等展区,保留主题并进行全面升级。
马上要和“彩虹乐园”告别了,上海市燎原双语学校的曾浩然难掩心中不舍。两岁半的那一天,他在科技馆里步履蹒跚地兜兜转转,从开馆玩到了闭馆,从此这里就变成了他的超级乐园。
在彩虹乐园里滑滑梯,在魔镜迷宫里躲猫猫,跟机器人玩魔方……慢慢地他长高了,可以骑上1.2米以上才能体验的“空中自行车”,可以在“STEM奇妙日”期间学习搭建一座最坚固的“桁架桥”,可以通过3D打印课堂设计了一艘最酷的宇宙飞船……
“通过‘小小辅导员’,我第一次接触了科学表演,我被完全吸引了,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曾浩然说。
作为上海科技馆的王牌栏目,“科普大讲坛”已经举办192期。2018年,在第100场科普大讲坛上,曾浩然和不久前刚完成“南海深部计划”的中科院院士汪品先聊上了,汪院士鼓励他把知道的科学知识讲出来,这让他萌生了做科普视频的想法。现在的曾浩然已经是一名UP主,他把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用自己的方式传播给其他人。“听说我们和科技馆会有一段‘小别离’,在这段时间我一定会继续学习科学知识,等你闪亮归来。”他说。
期望这次的“小别”不会太久
“上海科技馆点燃了我做科普的兴趣。”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员陈捷亮说。他和科技馆的故事始于20年前。2003年,刚进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求学的他,跟随班级活动第一次走进上海科技馆,参观了场馆第一个大型科普临展《科学与健康同行——SARS展》,从此埋下了名为科普的种子。
这之后,他经常参加科普活动,云上讲座,也为上海科技馆公共卫生领域的展览出谋划策,做科学内容把关。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后,陈捷亮奋战在科普第一线,以帮助人们更好了解人类和病毒的关系。对此这次“暂别”,陈捷亮希望等待不会太久。
以巴斯夫“小小化学家”为纽带,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已经与上海科技馆互相陪伴20年,在一场场有趣的活动中,孩子们亲手做洗手液、尝试让废纸再生,过滤生活污水,探索二氧化碳足迹……玩的不亦乐乎。“我们期待焕然一新的科技馆早日归来,让我们的‘小小化学家’继续体会化学的魅力。”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上海首席代表何新源说。
作者:沈湫莎
图片:袁婧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