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脑机接口技术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在9月26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创中国”脑机接口产学融合会议上,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多角度介绍了各自最新的研究进展:抑郁脑机调控芯片装置正走向临床应用,满足自然语言交流的人机交互技术为失语者“找回言说”……“脑机治疗”正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
脑疾病占所有疾病社会总负担的40%,其中很多疾病缺少有效药物,或容易产生抗药性。脑机接口技术为这些难治的大脑疾病带来了治愈的曙光,一些针对重大脑疾病的“脑机疗法”正在走向临床。
浙江大学教授王跃明在报告中提到,越来越多的脑疾病患者愿意植入芯片,“因为研究发现,脑机接口芯片对帕金森病有疗效,有希望缓解癫痫、抑郁、强迫症等疾病”。他透露,研究团队已自主研发出两款芯片,并完成了抑郁脑机调控装置的研发。装置在植入一名临床重度抑郁症患者329天后,这名患者已被诊断为基本康复。目前,他们正积极准备扩大临床试验规模。
罹患重大脑疾病本身已是不幸,可在手术治疗后,还会有30%左右的患者遭遇失语的痛苦。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吴劲松介绍了团队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帮助患者“找回言说”的进展。由于当前的人机交互技术无法满足自然语言交流的需求,他们从大脑神经活动入手,通过特征提取,将其与口舌唇喉等发声器官的运动编码相结合,最终实现语音或文字的输出。
“汉语与英语不同,它是一种使用单音节字的声调语言,还是一种表意文字。”吴劲松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了汉语句法和语义的神经编码机制,找到了汉语声调音节产生的相关脑区,目前已合成出清晰可辨四声的八个单音节。他表示,目前科学界仍对“人类脑语言皮层是如何分布的”这一科学问题缺乏共识,也不清楚不同语种人群是否享有相同的语言皮层,需要更多深入的基础研究来破解这些谜团。但吴劲松坚信,语言脑机接口未来将会为失语者带来顺畅交流的体验。
脑机接口技术越发达,信号收集的手段就越灵敏。华东理工大学金晶教授团队多年致力于脑机接口范式设计的改进。比如,嘀嘀声是人们熟悉的脑电检测仪器的提示音,能否将这种冰冷的声音用柔和的音乐代替?他们做了这一改进后,发现信号采集的效率提升了。又如,靠触觉诱发脑电信号是否一定要在手部进行?经过多次尝试,研究团队发现,原来面部的触觉远比手部灵敏。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联合应用,他们已为100多名脑损伤病人进行脑电数据采集,并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医生评估其意识状态,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
作者: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