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落而知秋。
今天,当我们这座城市GDP迈上3万亿台阶的时候,“梧桐落叶不扫”如神来之笔,挥就了其发展史上一个令人心动的细节。其实,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从清扫到观赏,从满足平平淡淡的生活到追求诗意的栖居,这是一道关于品质生活的时代考题。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然。比如音乐之于维也纳、时尚之于巴黎、建筑之于罗马、文学之于爱丁堡……在“富起来”的中国,美好生活更多地体现在人们对文化、精神领域的更高追求上。在上海这个高颜值的“容器”里,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是满满的获得感。
黄浦江两岸,一座座崛起的文化新地标,正是人文之城的颜值担当。浦东滨江大道上,156岁的上海船厂旧址老船坞变身为“1862时尚艺术中心”;黄浦江边,巍峨壮观的8万吨粮仓码头变身艺术秀场;陆家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融书房静悄悄地盛开着,上海中心大厦则藏着观复博物馆;广富林文化遗址内,“明代高房”变身“朵云书院”;遍及城中的“最美书店”传递着最是书香能致远的城市文脉;现代戏剧谷、西岸传媒港、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覆盖全市的一流场馆以文化温润着一座城。再看看未来,亚洲演艺之都的新标志——上海大歌剧院,“第三代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等等,诸多对标国际一流的文化设施也将如约而至。20年前,刚刚建成的上海大剧院,是要买门票才能参观的。如今,人们对殿堂级的文化设施已经习以为常。
如果说这些雨后春笋般拔起的文化设施,是一副静态的文化地图;那么令人目不暇给的上海文化节庆、会展、赛事,就是对城市文化的生动诠释。春天有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初夏有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夏秋之交有上海书展,秋冬时节有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此外,F1中国站、ATP网球大师赛已久负盛名,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声名鹊起……在这个文化大“码头”上,“打飞的来看演出”已经不是新闻。比如,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时,就有从日本、韩国、俄罗斯、乌克兰赶来的观众。笔者几位江浙的朋友也自驾来沪,极致癫狂的审美体验着实让他们过了一把瘾。
爱默生曾言,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然而,人们也清楚,城市文化的发展,相对易得的是“物”的建设,难的是精神培育、品质锤炼和境界的升华。今天,人们不但要“看戏”,还要“看好戏”;不但要欣赏“大师的表演”,还要“看首演”;不但要“阅读”,还要求“有品质的阅读”……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是文化“码头”,更要打造文化“源头”。借“码头”之利开掘“源头”活水,久久为功。
思想有多远,目光就有多远,脚步就能延伸多远。曾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司空见惯的经济现象。如今,文化本身成为产业转型的方向所在,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新空间所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12%。从上海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到上海“文创 50条”,再到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擦亮文化金名片,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已成为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根本战略。
秋意梧桐,一抹苍黄标示着季节的轮换。今天的上海也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嬗变。我们是谁?从何处来、往何处去?面对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信心出自何方?答案或许就藏在我们的文化中。
作者:晓彦
编辑:邵大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