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报道 在特朗普政府竖起与中国进行“军事竞争”的大旗后,美军各军种也纷纷向这一目标“看齐”,绞尽脑汁地寻求发展抗衡和遏制中国军队的能力,并针对东亚-西太平洋作战环境制定新的战法战术。近日,美军官媒《防务新闻》网站就问计于代表美国新右翼保守势力的智库——传统基金会,“点题”要求该基金会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中国东海和南海海域建立“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寻求在中国远程导弹攻击范围内与中国军队对抗的作战方法。随后,传统基金会资深军事专家达科塔·伍德为美海军陆战队谋划了多方面建议。达科塔·伍德曾在海军陆战队服役多年,以中校军衔退役,后在多个美国智库担任军事分析工作,对美军,特别是其“娘家人”海军陆战队的现状十分熟悉。在《防务新闻》的专访中,伍德从装备体系、战法编制和军种协同等角度全面剖析了美陆战队在东海和南海海域作战时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装备发展方面,美海军陆战队近年来一直不甘人后,主导了F-35B舰载垂直起降战斗机、新型两栖战斗车和无人驾驶车辆系统等新型武器的研发,也在寻求轻武器和通信装备的更新换代。伍德认为,对美军来说,完成对上述新锐武器的定型和部署只是时间问题。但真正值得美军关注的问题是,上述基于反恐战争经验开发的装备是否能适应“大国竞争”背景下的作战需求,又如何在未来的中高烈度战事中发挥战斗力。迄今为止,美陆战队尚未认识到上述问题的重要性。
根据笔者对美陆战队的观察,伍德的看法其实还属于比较乐观的。因为除由陆战队主导的F-35B项目外,海军陆战队研发的多种地面武器系统一直在需求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变动中“兜兜转转”,严重延宕了陆战队的装备更新进程。如陆战队此前舍弃研发多年的EFV两栖战车方面,转而开发ACV轮式两栖战车。后者的作战性能相较于前者有所退步,轮式底盘对于高烈度两栖作战也有颇多不适应。装备发展方向的屡屡变动,加上这些新装备与美军的新作战需求间存在的差距,显示出美陆战队的装备规划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装备层面存在问题,战法层面亦不乐观。伍德认为,在未来西太平洋战区的两栖进攻作战中,陆战队将面对一个复杂严峻的作战环境。对方装备的大量反舰巡航导弹,中程和近程防空系统,再辅以对作战地域内的空域和海域的强大态势感知能力,将使美军在登上滩头前就面临巨大的威胁。为应对上述威胁,美陆战队既需要重构现有的编制结构和作战方式,也需要美国海军为两栖作战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作战保障。
近两年,美陆战队已经在组织编制层面提出了若干改革思路。如在陆战队地面作战部队中试行12人制步兵班编制,并在基层分队中编列无人作战系统;为陆战队步兵配备火力更强的武器,同时强化连排级分队的电子作战能力等。不过,伍德认为,在新的作战环境中,如何加强陆战队重型装备的战场生存能力,怎样对登陆兵实施增援、近地火力支援和补给,以及如何设计小规模作战分队在两栖作战中的新战术,都是亟待美军考虑的问题。
此外,如果想要消除在实施登陆前面临的对方的海空威胁,陆战队势必向其“战斗伙伴”海军求助。然而,近年来在力量建设上素来“捉襟见肘”的美国海军恐怕尚自顾不暇。在伍德假想的对手可能产生的作战威胁中,对反舰、防空和侦察情报系统的压制尚可以由海军“代劳”——毕竟针对这些系统的作战也是海军的核心任务。但是在事关陆战队兵力投送能力的核心因素——两栖舰船方面,美国海军亦有心无力。
虽然在“308舰计划”和“355舰计划”等美国海军提出的舰队扩充计划中,海军一直不忘陆战队这个“孪生兄弟”,屡屡要求添置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等两栖舰艇。但由于美海军一直处于舰队规模不足和预算紧张的状态中,海军两栖舰队发展是否能够追赶陆战队发展的脚步,目前仍存很大未知数。特别是在水面作战舰艇数量短缺的情况下,美海军很难舍弃对自身核心战力发展的关切,而一味加大对两栖战力的投入。海军陆战队与海军在军种发展和兵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也使得美陆战队在两栖战环境中对抗中国的前景并不乐观。
来源:参考消息
责任编辑:杨健
作者:马骐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