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约有7000名儿童死亡。孩子的身体是脆弱的,一旦用药不当,轻则病情加重,重则致残甚至死亡。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在给孩子用药的同时,父母更要避免服用药物的误区。
为此,国家高度重视儿童用药安全,今年以来,药监部门已多次修订多种常用药品的说明书,大多都有涉及到儿童慎用或禁用的内容,以期用更严谨的评估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精准。
今年,哪些药物上了儿童用药“黑名单”
今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官网公布的涉及儿童用药的修订公告梳理如下:
蒲地蓝——11月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蒲地蓝消炎片(胶囊)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的公告(2018年第82号) 。【注意事项】中,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之前,蒲地蓝消炎片说明书中不良反应和禁忌都为尚不明确。而说明书修改后,增加了9大不良反应。
含可待因药品——9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修订含可待因感冒药说明书的公告,要求对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禁忌症】、【儿童用药】明确指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这意味着这类药品将彻底告别儿科。
刺五加注射液——9月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刺五加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62号),要求修订刺五加注射液说明书,在禁忌项中增加孕妇、儿童禁用。除增列孕妇、儿童禁用外,国家药监局还要求新版说明书增加警示语,说明书需列明的不良反应也大幅增加。
呋喃唑酮片——7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呋喃唑酮片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43号),在【儿童用药】关于修订双黄连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31号),要求双黄连注射剂修订说明书,在禁忌项下须列出“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禁用”,并增加警示语“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
艾畅和吗丁啉——6月1日,国家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注销多潘立酮混悬液等5个药品注册批准证明文件的公告》,其中就包括儿童常用药“艾畅”、小儿版“吗丁啉”。
小儿伪麻美芬滴剂(常见药品名:艾畅)的主要成分伪麻黄碱和氢溴酸右美沙芬来看,右美沙芬属于中枢性镇咳药,主要用来缓解咳嗽症状。但镇咳的同时也可能会存在抑制中枢神经,进而抑制呼吸以及窒息的风险。而伪麻黄碱是缩血管药,可以减轻鼻充血,缓解鼻塞,但这个效果在儿童中未证实,同时伪麻黄有神经兴奋作用,可能导致心率快、失眠、焦躁、兴奋、眩晕等问题。现在不主张6岁以下感冒孩子使用缩血管药。
柴胡注射液——5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柴胡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26号) ,要求柴胡注射液修订说明书,在禁忌项下须列出“儿童禁用”,并增加警示语“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
参麦注射液——4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参麦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14号),决定对参麦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禁忌】项应当包括:“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项应当包括:“心脏严重疾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以及初次使用本品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匹多莫德制剂——3月9日,总局关于修订匹多莫德制剂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30号) 。在说明书中,增加“3岁以下儿童禁用”的禁忌。同时,用法用量规定:3岁及以上儿童及青少年:每次0.4g,每日两次,不超过60天。
注射用赖氨匹林——1月31日,总局关于修订注射用赖氨匹林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11号)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决定对注射用赖氨匹林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儿童用药】等项进行修订。【儿童用药】修改为:“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儿童用药后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保障儿童用药安全,就是要将已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儿童适应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内容及时纳入说明书,除了用药限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在官网发布《关于征求第一批3个药品说明书增加儿童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修订意见的通知》,拟修订的氟哌啶醇、利培酮、氟西汀等3个精神类药物的药品说明书内容,增加儿童适应证及用法用量。
80%以上的家长都存在儿童用药误区
央视网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家长都存在用药误区,那么给孩子吃药最容易犯哪5个错误呢?
◇ 误区一:把药溶于牛奶、糖水、粥汤中服用
由于牛奶、饮料、糖水等液体中含有多种物质,可能会与药物结合,影响药物的吸收,有的甚至会破坏药物的结构,从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比如糖中有较多的钙、铁等矿物元素,可与中药中的蛋白质起化学反应,混浊沉淀,致使疗效大打折扣。
◇ 误区二:擅自调整孩子的用药剂量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服药时,会根据自己和别人的经验,自行调整用量,临床医生指出,如果剂量不足影响药效,剂量太大会引起毒副作用,家长如果发现儿童用药效果不佳,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 误区三:为早日康复擅自给孩子联合用药
很多家长认为药吃得多病好得快,于是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吃。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联合用药可能造成肝肾损伤甚至肝肾中毒。儿童联合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 误区四:症状消失后给孩子自行停药
由于药物治疗疾病需要一个过程,症状消失并不代表疾病真正痊愈,自行停药很不科学。特别是服用抗生素,自行停药不仅可能让疾病卷土重来,还会产生耐药。
◇ 误区五: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宝宝的生长发育中不是随意服用多多益善。不少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比如婴幼儿服用维生素A,一次剂量超30万国际单位,可引起急性中毒。此外,维生素最好不要空腹服用,可能诱发尿路结石等。
儿童用药有哪些基本原则?
“儿童安全用药指南”中指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应结合儿童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慎重选择药品。
药品选择应少而精,避免“撒大网”的用药方式。能用一种药物治疗的,不用两种或更多种药,一般合用药品种以不超过3~4种为宜。
联合用药要控制。联合用药时,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可能增加。
不能为求速效,滥用药物,如抗菌药、解热镇痛药等。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如有疑问要及时咨询药师或医生。
用法用量要精准,尽量选择儿童专用剂型药物。就1岁以前的婴幼儿来说,最好以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为主。
能口服就不注射。儿童用药剂型主要有注射剂及口服剂型。由于儿童的身体结构生理特点,在给予患儿药物时不推荐给予肌肉注射,儿童用药应选用糖浆、颗粒剂、滴剂、混悬剂、栓剂等儿童常用剂型。小婴儿可用滴管、喂药器等辅助喂药。适当的喂药方式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而且可避免药物呛入气管发生危险。
为儿童设置专用小药箱,药品存放要科学、合理,注意药品的保存条件,定期清理小药箱。
不要乱吃“营养药”。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缺这缺那”,于是给孩子买来各种补品,乱补一气。其实,儿童生长中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从食物中就可均衡吸收,饮食正常的儿童一般不必服用营养药,盲目过量给儿童服用,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导致机体功能失调。比如,过量补充微量元素锌易发生脓疮病,长期服用鱼肝油会引起慢性中毒,大剂量长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C会造成泌尿道结石等。如果孩子因某种原因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确需补充时,应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补充。
谨慎服用“海淘药”。在当下网红海淘药中,儿童用药是一大类。由于各个国家的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的管理各异,海淘药的风险不言而喻。另外,海淘药品说明书一般没有中文标示,家长难以全面了解药品信息,因此,提醒家长购买该类药品要慎重,选择前应咨询药师与医师,以免盲目跟风花钱买风险。
最后,还应该按时为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孙欣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