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风光好,国泰民安气象新”,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装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如何从一个重要侧面,折射出时代风貌与时代精神?记者日前就有关问题,采访了设计文化学者、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兼策划总监曾辉。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兼策划总监 曾辉
光明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穿衣习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能否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和描述?
曾 辉: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要,服装是社会文明的晴雨表。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服装的功能逐渐从早期的御寒、遮羞,演变成为人们精神的一种形象的载体,成为一个时代重要的美学象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饰文化的变迁,可谓时代风貌的生动反映:欣欣向荣、丰富多彩。尽管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趋势或潮流,但一以贯之的是,人们用服装来体现精神状态、表达美学主张的愿望。如果要用关键词来概括这种特征,那我认为,是蜕变和迭代。所谓蜕变和迭代,是指像蝉蜕壳变一样推陈出新、焕然一新,像潮汐景观一样有涨有落、循环往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喇叭裤在欧美成为一种时尚。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渠道越来越多,通过图书、广播、影视等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服饰文化。喇叭裤在中国风靡一时,与之配套的还有太阳镜、紧身衣等。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经济快速增长,文化持续繁荣。中国服饰文化,包括制造业体系更加发达,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着装需要。潮流稍纵即逝,风格千变万化。
改革开放,就好似打开了门窗,让我们和世界在融合,在同步。人们不断通过服装来改变自身,不仅是外观层面,还包括审美趣味。
光明网: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审美越来越多元。具体到服装方面,究竟什么是美,是否贵的就一定美?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服饰观?
曾 辉: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归根结底是要让文化有效地改变和提升国人的生活方式、审美品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何为美好生活?它不只是浅层的感官愉悦,更意味着有品质、有美学、有追求。
潮流稍纵即逝,风格千变万化
随着时代发展,美的标准也在变化。以服装为例,美的标准具象化为材质运用、剪裁方式、款型效果、色彩搭配等。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购买服装,考虑更多的可能是材质好坏、耐用与否。有了闲钱、生活富足时,便在服装款式、色彩等方面有了更多关注和讲究。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想穿得舒服、穿得体面。绝版服饰、奢侈品牌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个性和美的追求。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不应盲目跟风、过分迷恋。事实上,服装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和整个生活空间、生活方式的调性相匹配。人和服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做到人衣合体、人衣合一,才是最佳状态。
物质和精神,是构成美好生活的两个维度,不宜偏废。穿上名牌、住上豪宅不一定就幸福,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对于服装来说,材贵、技繁、奢华未必是美。选择适合自己的,并能够穿出自信、穿出品位,才是美之所在。
光明网: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时常能看到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服装可以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巴黎时装周刮起中国风
曾 辉:有句话说“文化自信,服装先行”。改变自己从服装开始,这是一种比较自然的表达。有了一条新领带,人们可能就会考虑换衬衣、换外套、换裤子、换眼镜、换发型,甚至换窗帘、换家具、换居室。之所以“服装先行”,是因为服装是个快速反应体系,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并流行起来。人们捕捉时尚并积极追求,可能逐渐又催生了新的美学潮流。通过服装来增强文化自信,有着直接和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要为世界文化贡献中国美学与智慧。中华文化需要走出去,世界也需要中华文化。这种“走出去”,不是送出去,而是卖出去,让世界消费中国当代创意文化。创新理念方法、加大推进力度,中华文化方能更好地走向世界。反映在服装方面,这些年东方美学在国际时装舞台上备受瞩目、大放异彩。国外很多服装设计师,开始主动借鉴吸收中国传统服饰元素,来进行美的创造。中国传统服装通过现代设计的转化,变得更时尚。
当前,东方美学可以挖掘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民间设计智慧还很丰富。东方设计的创新和创造,基于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可谓一个全球性的文化表达。它不局限于一种样式,而是追求文明的交流互鉴。改革开放40年,窥一斑而知全豹,从服装这滴水,就能看到明媚的阳光,看到大千世界、世事纷呈,看到经济发展、文明进步。未来,希望中国服装行业继往开来、吐故纳新,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记者:李姝昱
编导:石依诺、李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