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峰生前在马路上指挥交通(市公安局供图)
2018年2月18日,大年初三,万家团圆的日子。
这一天,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分局交巡警支队石船公巡大队副大队长杨雪峰在节日值班岗位上执勤遇袭,在颈部、腹部已受致命伤时,他仍死死抓住嫌疑人的手,拼尽全力打落歹徒手中的尖刀,防止伤及群众。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年仅41岁。
他,用鲜血和忠诚诠释了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守护了人民群众的安宁和祥和。
忠魂
“那天是大年初三,家里晚上要招待亲戚,我还在等他下班开车接我去超市买菜,谁知道,等来的却是……”丈夫去世已经半年,杨雪峰的妻子黄雅莉还是难以完整叙述事情的经过,半年来她的体重减轻10多斤,“总感觉他还是去执勤了,还没回来……他从来都不按时回家,我都习惯了……”
大年初三那天,节日的欢愉让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319国道车流量剧增。为了让群众节日出行顺畅,一大早,杨雪峰便带领同事赶往石船镇渝长东街十字路口疏导交通。
11时许,石船镇人张某驾摩托车违法搭载两人经过,杨雪峰上前纠违,并责令其改正。张某曾因盗窃被判刑,长期对社会心怀不满,遂心生恶念,回家取了尖刀,返回现场尾随杨雪峰跟他理论,然后趁其不备朝他腹部、颈部连刺数刀。杨雪峰当即血流如注。现场监控视频清晰地显示,为不伤及周围群众,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与凶徒奋力搏斗,一手死死攥住对方,另一手奋力打掉对方手里的尖刀。
张某被赶来的警察制服,杨雪峰却倒在了血泊之中。当日11时38分,杨雪峰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如果他不和张某搏斗,应该能多撑一阵,应该会多一分生还的可能!”杨雪峰的同事、石船公巡大队大队长黄长富和同事们事后都这样认为。黄长富说,杨雪峰颈动脉被刺伤,扭打不仅会撕裂伤口,而且会加快血液循环导致失血更加严重。身为警察的杨雪峰岂能不知这样做的后果?
“如果让他再选一次,他还是会继续搏斗!”黄长富说,他理解杨雪峰,作为一个长期爱岗敬业,把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维护社会秩序当作天职的人民警察,抓歹徒已经是他的本能反应。
暖警
石船镇印盒村村民周华云至今也不愿相信他们的杨警官已经走了,“我们都叫他‘暖警’,因为他不仅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周华云说,印盒村的村民们一直都在感念杨警官的恩情。
2017年10月,杨雪峰在巡逻时发现一辆微型面包车上拉载了20多个小学生,严重超载。杨雪峰带领民警拦停车辆并依法对驾驶员给予了处罚。
“车上坐的就有我女儿,当时村民们还不理解,只顾着学校离家远,没有面包车娃儿们上学不方便,还怪警察多管闲事。”周华云说,但杨雪峰不仅在处罚完驾驶员后,安排警车将学生们送回家,而且主动与镇政府、交通部门和学校联系,为孩子们争取校车。在他的多方联络下,农村客运公司为学校安排了4辆客车,每天按时接送学生。
“杨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执法为民。”杨雪峰的同事、石船公巡大队民警杨斌说,2017年8月,杨雪峰在交通执勤过程中,查获一辆已达报废标准的无牌照摩托车,驾驶这辆摩托车的是位外地的老人。为确保安全,杨雪峰依法暂扣了老人的摩托车,按规定对该摩托车做出了强制报废的处理建议。
当得知老人生活实在拮据,杨雪峰耐心地做通了老人的工作,为他买了返程大巴车票,并把老人送上返程客车,又将身上200多元现金全部掏出来塞到他手中,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坚守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交警,在杨雪峰21年的从警生涯中,有10年时间是在马路上站岗执勤。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分局局长罗红说,重庆是出了名的“火炉”,一到夏天便骄阳似火,地面温度常常高达60多摄氏度,烫得能够煎熟鸡蛋,可杨雪峰总是像钉子一样钉在工作岗位上,每年夏天他都要被晒脱几层皮。一到冬天,空气潮湿,加上经常碰到阴雨连绵的天气,站在大街上又非常寒冷。但无论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从不叫苦叫累。
“其实,家里人都晓得他的苦和累。”黄雅莉说,杨雪峰牺牲后,婆婆唯一的心愿就是到儿子的单位、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警察以队为家,他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单位吃住的。
一天下午,杨雪峰的父母来到儿子的单位石船镇公巡大队,走进略显简陋的宿舍,看着儿子曾经睡过的小床,60多岁的老母亲泪如雨下,她抱着儿子的枕头摸了又摸,亲了又亲,低声哭诉着:“幺儿,你好好休息哦,你好好休息……”
杨雪峰生前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个人嘉奖7次,5次获评“优秀公务员”。“他总是把平安留给群众,把危险留给自己。”杨雪峰的战友、石船公巡大队民警潘亚军回忆说,2014年6月的一天,一辆使用液化天然气的出租车在闹市区发生自燃,如果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正在附近的杨雪峰毫不犹豫,提起两个灭火器就冲了上去。事后战友们问他,“你为什么这样拼?”他说:“我们穿着这身警服,遇到这种事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