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的调色与镜头调度,不少迷影人群触摸到了王家卫的情绪。然而,娴熟与流丽手法的表皮下,是一张内容空洞的里子。就像小孩子化浓妆,手法越娴熟,越叫人反感。图为《摆渡人》剧照。
王彦
王家卫监制,张嘉佳导演,梁朝伟、金城武等人主演,电影《摆渡人》是2016年极为特殊的一部国产片。它上映当天票房即过亿元,4天累计逾3亿元,持续领跑同档期。然而,影片内外的某种“失控”,让不少观者心有戚戚———它让渐渐回归理性的电影市场又有了些许不确定。
毫无疑问,《摆渡人》 集齐了圈内相当优质的资源,无论是阿里影业的投资,名导、名演员的加盟,改编大IP的“粉丝”基础,还是前期宣传、后期造势,它几乎占尽优势。但电影本身:三五个矫情廉价又脱离正常人格的情感故事,近30首反复响起却与内容无甚关联的金曲串烧,半小时莫名其妙、辗转9家酒吧的夜店游戏展示,梁朝伟与金城武歇斯底里的演出,陈奕迅与鹿晗的小型演唱会,溢满的心灵鸡汤式旁白———拉人怀旧,引“粉丝”尖叫,会挠人痒痒,有成为网络“金句”的品相,无论元素多庞杂,它都一股脑丢向观众,以图“各取所需”。这种算计或曰“野心”,恰是中国电影在“黄金十年”里该摈弃的创作风气。
不可否认,因为王家卫、鲍德熹、张叔平这样的金牌制作团队进驻,《摆渡人》有着视听上的娴熟与流丽。那种极具个人风格的美术和场面调度,让不少影迷恍惚间触摸到了王家卫的情绪。但华丽外衣下,任凭影像风格或情绪调度属谁,羸弱的一剧之本,让电影成了失控的无根之木。
片中,梁朝伟饰演的陈末爱“杜鹃”,她过世后,他成了“摆渡人”,坐镇酒吧,专帮人“渡”情关。经他手“渡”过的人里,“杨颖”爱慕“陈奕迅”,后者因妻子出轨而一蹶不振;“金城武”对“张榕容”念念不忘,但两人需要抵抗失忆和宿命。提炼出故事梗概,男女间爱而不得、时间与纠葛,确实有对接王家卫风格的基础。于是,有人觉得看到了《重庆森林》的影子,有人将之与《一代宗师》相提并论。但其实,这恰恰是辞巧理拙式的失控、表与里的对立。
《重庆森林》 里的“633”有身份,有职业,曾有冀望,也有失望,与他演对手戏的王菲,则口是心非,想靠近却又逃离,含蓄有味道。他们絮叨的爱情最终在生活场景里水到渠成。而 《摆渡人》 里的梁朝伟,喝酒、读旁白、再喝酒,他对面的女子,有且只有一杯“明天见”,如此无物的爱情折射出整片的毛病:全片里没有可信的人的形象。及至 《一代宗师》 跟前,更显得 《摆渡人》 那满脸浓妆底下,实为捉襟见肘的苍白。《一代宗师》 之所以好,仅从脚部细节就能见真章:片中的脚不论男女老少,也不论在雨雪里或是血泊中,其近景和特写都是全脚掌落地,平进平出。那是有根的脚,除了传递中国功夫,还表达一种坚持与守护的传统价值。《摆渡人》 呢? 片中满是酒精与群殴制造出的迷茫和癫狂。
癫狂叙事下,人物间没关联,剧情间没逻辑,旁白被当成故事转场的万能灵丹。若是旁白无力,那就来一打酒,反正酒精作祟,可以约等于情到浓时;醉生梦死,一切可以不讲前因后果。再不济,还可以酣畅地打一架,反正青春嘛,谁不是热血沸腾的。在主创企图用浮夸、荒诞的反讽手法来表现温情的思路下,“梁朝伟”的情深不寿,无非是被具象了的“杯酒人生”;“杨颖”的为爱牺牲,不过是以酒赌爱的夜店女王秀;大哥抱着冰块,就让痛不欲生的“李宇春”放下过往;“贾玲”饿了两天肚子,就从失婚中大彻大悟;连看上去最傻最天真的“金城武”的初恋,也基于一场“古惑仔”群架。所有这些,看不到常人爱情关系建立的真挚过程,感受不到两颗本来互不相属的心如何走到一起。由表及里,那是一条越浮华越空洞的鸿沟,就像小孩子化浓妆,手法越娴熟,越叫人反感。
其实,若片中剔除些流量明星、心灵鸡汤、集体卡拉OK那般对观众的刻意讨好,削减一些资本推动的“酒精浓度”,闭上那只对市场刻意逢迎的“窥视之眼”,只留下“用喜剧解构爱情,以爱情消解荒诞”的对照手法,那感觉或会全然不同。而现在,满满的野心、失控的算计,让浮夸还是浮夸,低俗还是低俗,不可理喻还是不可理喻。
内在不动人,外表光鲜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