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以中国舞蹈为主调,融合京剧、中国功夫等多种元素。 李宜涧 摄
本报讯 (实习生 李硕 记者 周敏娴)不同于杨丽萍以往的作品,舞剧《十面埋伏》首次涉及京剧、中国功夫等元素。作为杨丽萍全面转型编导大作品,该剧昨晚起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观众带来连续三天的视觉盛宴。
《十面埋伏》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楚汉之争、霸王别姬的故事。该剧以中国舞蹈为主调,融合京剧、中国功夫、民乐、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多种元素,带有强烈的实验色彩,是杨丽萍在舞蹈探索上的一次大胆实践。在创作编排上,她邀请京剧裘派传人裘继戎挑大梁。裘继戎多年来在京剧与歌、舞的结合方面做过很多尝试,与现代舞《十面埋伏》的风格一拍即合,在舞剧中他的唱念做打十分出彩,在舞剧的起承转合中发挥了牵线作用。杨丽萍坦陈,第一次做如此具有实验色彩的舞蹈剧场,任务倍感艰巨:“我从小就喜欢京剧,以往也看过不少京剧与舞蹈相结合的作品,但感觉很生硬。这次也是做了多番尝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惊喜。”
著名舞美设计师叶锦添与著名戏剧导演田沁鑫分别在该舞剧中担任美术指导和戏剧顾问,与杨丽萍一起在剧中加入了不少装置艺术:整台演出不见刀枪,但有一万把剪刀悬挂空中。“剪刀寓意‘剪不断理还乱’,它是民族文化中的特殊符号,也是整台演出的隐喻。演出最后,万把剪刀砰然落地堆成坟茔,意味深长。”杨丽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