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聚集起曹可凡、余声、陈蓉等30余位京沪两地主持人,这本身证明红色经典长演常新的价值———“拒腐蚀,永不沾”仍有现实意义。图为《霓虹灯下的哨兵》剧照。(上海广播电视台供图)
“好八连,天下传。”自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前线话剧团首演 《霓虹灯下的哨兵》 以来,这出以“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为题材的红色经典作品,已被话剧、电影反复阐释。前天,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陈蓉策划,汇集了曹可凡、余声、陈蓉、徐春妮、赵普、张民权等京沪两地主持人的同名话剧登上北京解放军歌剧院的舞台,并将连演4天。
《霓虹灯下的哨兵》 讲述的是1949年上海解放初期,好八连“拒腐蚀,永不沾”的故事。话剧舞台、电影银幕上,该剧经历过多次不同版本的演出,是几代人的难忘记忆。此次京沪主持人版话剧的导演为陈薪伊,在她近60年的舞台创作中,单是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 已有5个版本。
经典何以长演不衰? 出发去北京前,参演的沪上主持人纷纷表态,岁月流淌抹不去精神的光芒,时代更应当为英雄的传承增添新的风采。无论版本怎样更迭,“拒腐蚀,永不沾”的精神底蕴不会变,反腐倡廉的主旨也更具现实意义。主持人曹可凡在参加全国两会间歇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泛娱乐化的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这一出红色经典依旧能在排演过程中引起大家共鸣,这既给人惊喜,又顺理成章。“我们老百姓内心真正期待、呼唤、渴望的,其实还是一个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同时能拨动每一位观众的心弦、让大家从中找到自己的作品。”
2014年10月,为了向新中国成立65周年献礼,沪上主持人重排这部经典话剧,先是在人民大舞台连演6天,随后剧组走上南京路街头,以实景版制作生动还原电影场景,并为当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活动启幕。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