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音乐剧《春之觉醒》中文版结束了首轮演出,该剧是上海文化广场首次尝试音乐剧整剧制作。图为音乐剧《春之觉醒》剧照。(上海文化广场供图)
作为上海文化广场5周年的献礼剧目,音乐剧 《春之觉醒》 结束了5场首轮演出。这是文化广场首次尝试音乐剧的整剧制作,虽然不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但是 《春之觉醒》 因为其有关青春情感的诗意主题,以及高品质制作带来的口碑传播,引来了大量“二刷”“三刷”的音乐剧爱好者。
不是文化广场最卖座的剧目,却是剧场探索身份定位的一个注脚:《春之觉醒》 由上海文化广场制作,联合上海音乐学院出品,演员由知名音乐剧演员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组成,舞蹈、布景、道具、灯光、音响、服装、化妆设计等主创则整合了剧院内外的专业人才。这样的资源整合被评论视作当代剧院的一种姿态和文化自觉:不盲从经典潮流,尊重市场和制作的规律,不满足于传统剧院“二房东”的身份,而是以内容生产者的角色开拓音乐剧,整合业界资源。
开幕5年,平均不到2天就有一场演出,平均上座率达到73%,在这张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文化广场正在探索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剧院,作为公共文化空间所扮演的多重角色,通过演出制作、文艺导赏、生活体验、受众数据库建设等方式,让更多人爱上剧场,让更多人变成舞台艺术的粉丝。
打造具有文化价值的公共空间
近年来,国内兴起一阵剧院建设热,“高大上”的剧院从一线城市建到了二、三线城市。其中不少剧院拥有现代风格的建筑,世界一流的硬件设备,还有动辄千人级的剧场。然而“建时轰轰烈烈,建后冷冷清清”的尴尬局面,却也困扰着某些剧院。文化广场作为“十二五”规划起步之年重建启用的地标性文化艺术中心,至今年“十三五”开局,通过对演出季的品牌规划和精准营销,文化广场的运营成绩傲人:上座率达到73%,年演出场次达到273场,这个数字已接近单体剧场演出的饱和,如今租场的演出项目都要提前1年预定。
演出排满了,票房不愁了。作为一个当代剧院,文化广场开始思考作为公共空间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从娱乐场所到展览馆,从文化国际交流所在地到经济交易平台,文化广场的角色一直伴随着城市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洁说:“文化广场这样一片公共空间不仅属于买票看演出的观众,更属于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
占地4.6万平方米,周边大量绿化覆盖,再加上仅有一个1949座的主体下沉式剧场,在一些人眼中,这是作为演出场所的劣势。而在剧院方看来,这恰是“差异化运营”的机遇,可以打造真正没有围墙的公共空间。有统计显示,在没有演出的时候,文化广场周边的街区人流量可以达到3.7万人次。如何让这些流动人群感知剧场文化、爱上剧院? 不为演出项目宣传而举办艺术讲座,而是用应用戏剧、形体训练等体验式课程渗透都市人的日常生活,从而打造集现代演出、艺术展览、文化体验于一身的休闲空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文化的广场”。
不执著于经典,更关注节目品质
要让进剧场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在节目这个核心产品上还要坚持自己的专业品位。翻看文化广场历年的引进音乐剧,并不只有 《剧院魅影》 这样的音乐剧经典代表,也有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和 《罗密欧与朱丽叶》,而《伊丽莎白》 和即将上演的 《莫扎特》 则是德奥语系的音乐剧。
在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元洪看来,之所以不把眼光局限于世界知名的英美作品,是希望呈现音乐剧的全球化视野。“如今,普通观众叫得上名字的音乐剧仍然不过《猫》 《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等有限几部。”即便是在上海,稳定的音乐剧观众群尚未真正建立,一场音乐剧的消费群可大可小,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剧目的品质———在引进剧目上,剧院方就如同“高级买手”,非大牌不买绝不是资深买家,有独到眼光和稳定水准的才能赢得忠实的拥趸。
如今,多年高品质音乐剧的呈现,让上海观众养成了“看音乐剧到文化广场”的习惯。可对于文化广场来说,其节目运作的想象空间不止于此。张洁希望,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不只是为自己感兴趣的某一场演出、某一位演员,更多地是信任文化广场这个剧场的品牌。所以,在今年的节目单上,可以看到更多像马修·伯恩的舞剧 《睡美人》、时尚秀 《蓝人秀》 这样不局限于音乐剧形式的海外顶尖演出项目。
大数据平台将艺术对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要进入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就无法忽略互联网的影响。如今不少剧院都开通了线上售票平台,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与观众互动,提供节目导赏。而利用大数据实现演出市场的精准营销,甚至为制作方提供依据还未真正实现。
文化广场推出了“剧院智能化平台”,尝试用网络推送将艺术和更多人的日常生活对接。平台把眼光放宽到已有会员之外的“路人”身上,经过广场周围,使用剧院无线宽带接入服务,或者线上关注微信公众号,都会纳入大数据的关注范围。他们关注什么,喜欢什么,都会生成独立的“会员画像”,精准推送可能感兴趣的演出。这些电商领域的应用技术,在剧院解决的不仅仅是营销问题,而是围绕都市人的生活而服务。
一套剧院智能系统的开发,解决的不只是一家剧院及其受众的问题,当各个剧院的信息汇集成一个数据库,就有可能为上游的内容生产者提供有效的依据———排演什么类型的作品,观众更喜欢哪些风格的音乐等都可以“算出来”。过去,有人说剧院就是架起观众与内容制作方的一座桥梁,如今,剧院在扮演勾连产业上下游的角色中则更为主动。
爱上剧院的理由有很多,或许是因为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或许是有自己喜欢的演出,或许是因为舒适的观演体验,而成为都市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是当代剧院人的终极追求。
文汇报记者 黄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