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童薇菁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作的话剧《老大》 和上海歌舞团的舞剧 《朱鹮》,从全国各地近160台优秀剧目中脱颖而出,将与其他55台剧目共同角逐国家专业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近日,两部作品作为文华奖参评剧目亮相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受到观众热情欢迎。日前,话剧 《老大》 在陕西省神木大剧院结束艺术节最后一场演出,大获成功。
而此前,舞剧 《朱鹮》 在渭南大剧院的演出也博得好评。朱鹮是象征幸福的鸟,一度在世界上消失,直到1981年在陕西发现了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因此,陕西观众亲切地称赞,“《朱鹮》 回家了。”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认为,《老大》和 《朱鹮》 两部作品均是上海国有文艺院团创作实力的体现,聚焦当下,聚焦现实,体现出艺术家对生活敏锐的感悟与思考。文华奖最终获奖结果将于本月31日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揭晓。
文华奖是由中国文化部设立的、表彰专业舞台表演艺术的最高政府奖项,被全国艺术院团视作最高荣誉之一,今年已举办至第15届。参评剧目分为京昆戏曲类、地方戏曲类、音乐舞蹈类、儿童剧类、话剧类,入围该奖项的作品均为“优中选优”的佳作,竞争可谓异常激烈。此次《老大》和《朱鹮》入围角逐文华奖,也折射出上海国有院团开展“一团一策”以来,在人才、创作和市场培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创作和市场“双管齐下”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大型原创话剧 《老大》 是一部现实题材作品。周野芒饰演的“船老大”冯国良执意回到即将被开发为洗浴中心的海岛,他回忆起在这座岛上刻骨铭心的经历,以及如何从一个渔民成长为船老大的生命过程,由此牵出了他对于家园、对于灵魂安放的思考。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创作,导演查明哲执导,已经摘得“第21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五届国际戏剧“学院奖”(表演奖) 优秀剧目奖等不少舞台荣誉。
当晚,《老大》 在陕西神木大剧院演出后,不少观众意犹未尽。观众魏先生说,该剧最令他感动的地方在于“逆流而上”,冷静反思人类在发展中丢失了什么,探求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愁等极具时代性的严肃话题。“这是作为国有表演艺术院团应当承担的文化使命。”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说。
《老大》 的成功是一次厚积薄发。近年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每年留出支出预算空间孵化原创,同时不断完善艺术创作的顶层设计,坚持由艺术总监负责制的艺术专家委员会机制,对其职能与管理进行合理设计与布局,确保提升艺术作品质量。得益于此,《老大》 才能在每一轮的演出中不断提高,迈向经典。除了在全国专业剧场演出60余场外,《老大》 还深入到各大高校、社区巡演28场,横跨上海10个区,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人才梯队撑起重要演出
上海歌舞团历经四年磨砺创排、两年雕琢打磨的舞剧 《朱鹮》,以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思想,用唯美动人的舞台呈现对生命的深刻思索,获得海内外广泛好评。
自首演以来,舞剧 《朱鹮》 在国内外40多个城市演出120多场,观众达25万人次。在如此高强度的巡回演出中,包括3组领衔主演、6只“鹮仙”、8组双人舞、24只乃至36只“群鹮”在内的演员全部由本团演员担纲出演。而数量庞大的这支一流舞蹈人才队伍,正是得益于上海歌舞团实施“一团一策”改革方案中的舞蹈演员“艺衔”制度。
2008年,上海歌舞团在参考借鉴国外一流文艺院团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艺术环境和剧团的实际情况,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舞蹈演员“艺衔”制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自“艺衔”制度实施以来,已培养了朱洁静、方光、王佳俊、侯腾飞、黄爱萍等青年舞蹈家,并形成了独舞、领舞和群舞有序的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而培养出的这些优秀青年舞蹈家,挑起了 《朱鹮》120多场演出重担。
此外,上海歌舞团的“一团一策”改革中,“在路上”艺术创新扶持计划也成为一大亮点。据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介绍,上海歌舞团每年提取100万元资金,设立“在路上”艺术创新扶持计划专项基金,为有志于从事艺术创作、表演、舞台美术、演出营销以及艺术管理的青年人才搭建平台。该计划推出以后,立刻得到了上海歌舞团全体演职员工的积极响应,在短短一个月共申报了16个原创项目,包括舞蹈剧场、独舞、双人舞、群舞以及声乐、演出营销、艺术管理等不同形式。“在路上”的实施大大提升了上海歌舞团的创作活力,为艺术创作人才提供了自由的平台和足够的空间,为未来创作出更多像 《朱鹮》这样的精品铺垫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