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沪剧《回望》由上海沪剧院青年团一批90后演员担纲主角。该剧以当代人视角回望历史,切入当下观照。(上海沪剧院供图)
本报讯 (记者黄启哲) 主旋律题材作品如何通过引人入胜的艺术手段引发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改编自王愿坚的小说《党费》的原创沪剧《回望》于去年6月由上海沪剧院推出,此后在上海和北京多次上演。该剧目前已经历二次打磨。昨天,上海沪剧院邀请沪上专家召开研讨会,就该剧的故事主题、人物塑造等做进一步探讨。
从京剧、歌剧到淮剧,不少文艺院团都曾搬演 《党费》,仅去年一年,就有十余台各个版本的舞台作品在国内创作演出。在与会专家看来,沪剧 《回望》 写出了不一样的特色和情怀。该剧以来自都市的年轻女孩美娅,替母亲去江西祭扫先人为切入点,透过守墓人追溯了自己的太外婆、共产党员黄英忍受着失去丈夫的痛苦,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斗争,用自己的党费购买咸菜和粮食送给山上的游击队员,为党的事业壮烈牺牲的故事。以现代时空与过去时空的交接与对话,呈现新的视角,切入当下观照。
与此同时,以剧目为载体推动院团人才建设也成为该剧亮点。上海沪剧院用革命题材现代戏为青年演员成长创造一个展示舞台,让沪剧观众看到一代青年演员的风貌。据悉,挑梁该剧的上海沪剧院青年团在过去5年里排了7部大戏,从传统戏 《庵堂相会》,到新编剧《魂断蓝桥》,再到现在为他们专门打造的原创作品 《回望》,以洪豆豆为代表的一批90后年轻演员每年都有变化和进步。
更引人注意的是,舞台上出现了一个8岁的小演员———黄英女儿妞儿的饰演者毛珺宜。“姆妈,我肚皮饿!”小姑娘奶声奶气却十分道地的一段唱腔,每次演出都能引起观众热烈的掌声。毛珺宜是上海沪剧院沪语训练营的小学员。上海沪剧院通过培养“娃娃学员”,不仅提升沪语在孩子中的传播,也让上海的声音伴随小学员的成长,为沪剧种下新的希望。
会上,专家也为该剧的提升提出意见。比如,不妨进一步增加一些酣畅淋漓的大篇幅唱段,以调动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与此同时,在角色造型和表演细节上可以细细打磨,更加贴近时代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