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平学术造诣精深,是上海乃至全国有名的学者型出版人。在工作中,他十分较真,在生活中却很随和。图为赵昌平生前近照。
5月20日23时20分,著名出版人、唐诗研究专家、上海古籍出版社原总编辑赵昌平因病去世,享年73岁。
这位学术出版人至情至性的良师益友走了。消息传来,生前的好友、同事倍感震惊,“太突然了!”“难以接受!”
重情笃义:投入大精力完成马茂元遗著写定却不署名
“没想到,真的没有想到!”听到好友过世的消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悲伤不已。陈尚君告诉记者,赵昌平身体一直不错,不久前他们还联系过。陈尚君曾撰文《两种唐诗选》推荐了马茂元的《唐诗选》,给出四方面推荐理由并特别指出:“本书最后定稿于马先生缠绵病榻之时,赵昌平亲承遗意,投入很大精力完成遗著的写定,最后出版时退逊而不署名。”文章见报后,陈尚君将电子版链接转给赵昌平。赵昌平回复该文对马茂元的《唐诗选》的评价是公正的,并谦虚地表示,该书主要功劳在马茂元本人,他只是帮助其编撰,故没有署名。
“昌平就是这样一个人:重情笃义,做人认真,看似严厉,内心又非常柔软。”陈尚君说,赵昌平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改革开放后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施蛰存门下研读唐代文学专业,曾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他是唐诗研究领域全国最高水平的代表人物,许多论文发表在全国顶级刊物上,著作及编著有《赵昌平自选集》《顾况诗集》《孟子:匡世的真言》,合著有《唐诗三百首新编》《唐诗一百首》等。“因为研究领域相近,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便交往频繁。不是我去上海古籍出版社,就是他到复旦大学来。”陈尚君透露,赵昌平是一个大哥型的朋友,特别好张罗聚会,30年多来,他们两家的家人、孩子也都认识。
每字每句都反复斟酌,言传身教带出一批出版人
赵昌平不仅学术造诣精深,还是上海乃至全国有名的学者型出版人,他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批出版人。“他是古籍出版社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编辑,学术扎实、眼界宽、出版理念清晰。”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回忆,赵昌平是个退而不休的人。2013年卸任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后,返聘在出版社工作到70岁。直到去年,赵昌平还担任社内杂志《中华文史论丛》的执行编委,并一直关心出版社的工作,还来社里参加编委会议。
在高克勤眼里,赵昌平是一位良师益友。他入社与赵昌平共事三十多年,赵昌平对审稿的严谨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有一次,一位学者投来的文章,赵昌平看了后足足写了十几页纸的审稿意见。“他参与编辑的图书,审过的书稿往往通篇都有红墨水笔迹,每一个用字用词都反复斟酌。”高克勤说,工作中的赵昌平十分较真,生活中却很随和,还是个美食家。社里的一位老编辑过生日,他亲自下厨为其庆祝。他还喜欢跟年轻人交朋友,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了解他们的想法,关心他们的成长,社里的年轻编辑都非常喜欢、崇拜他。
手写40多万字的学术文本,为“中华创世神话”打下基础
近几年,赵昌平把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的学术文本撰写上。学术文本是整个项目的基础,为了这一重大工程,赵昌平平均一天要工作七八个小时,有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常常想到了什么,半夜里就爬起来写。废寝忘食的他,让夫人十分担心,每每看见文学专家组组长孙颙就会“抱怨”几句,“能不能管管我们家赵昌平”。当时,由于过度劳累,赵昌平一度血压两百多住院,让文学专家组成员陈苏倍感担忧。
▲这本40多万字的学术文本都是赵昌平生前手写文稿而成,它为“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筑好了学术根基
赵昌平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这项工作,原设定是一两个月完工,可他认为,既然决定做就得认真做,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弄清楚,结果弄了一年多,花了不少精力。浩如烟海的神话记载有很多语焉不详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比如,有人说大禹死后化熊,有人说化龙,还有人说化鱼,这些说法之间有什么关系,背后有何种原因,都需要查找大量资料来清理。最后,他拿出了40多万字的学术文本加上绘画建议,所有文稿全部是手写。这些文字受到评审专家们的由衷赞叹,目前正在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出版过程之中。“可以说,整个‘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项目,昌平做了基础的富有决定意义的工作,后面的美术文学创作等各方面的开拓,是在他开启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孙颙说。
治学第一,唐诗史写作成了永远的遗憾
在采访中,赵昌平生前的多位好友提到,他的突然去世很可能与心情有关——去年夏天,相濡以沫的夫人过世,对赵昌平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正在香港讲学的著名作家王安忆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和昌平大哥交往多年,深知他很长时间都没能走出夫人去世的伤痛。”她回忆起,赵昌平治学认真严谨,当年她的长篇小说《天香》手稿请他审读,读得极其细致。“过了很久才交还手稿,每一页都留着烟味。”他和夫人有去松江房子度周末的习惯,也经常邀请好友去玩。然而,“有一次我们带着粽子兴致勃勃快到他家时,却接到电话把我们拒之门外,理由是‘有篇要紧的文章正写到关键处’,就这样把我们一帮人‘撵走了’。”
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说,赵昌平是唐诗史领域的专家,他从1980年代起陆陆续续发表有关唐诗的论文,几乎篇篇精彩。很多年,葛兆光一直在催促他把整个唐诗史写出来,如今伴随着他的过世,成了永远的遗憾。
作者:李婷
编辑制作: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