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东京女子图鉴》热播一年后,国内翻拍剧接连在网络平台播出,似乎要让IP利用率最大化。主创表示,套用了海外“女子图鉴”的壳,填充的是发生在国内大城市中女性生活的现实。但是也有观众不买账,认为某些对原剧的套用或借鉴并不够“现实”,剧中有些情节存在对都市生活的误读。
“女子图鉴”这种名字,听上去颇有种《海上花列传》的意味。既是“图鉴”,20集的电视剧就算容不下“群芳谱”,也要有几个形象各异、性格鲜明的女性代表,让都市女性可以有所投射。遗憾的是,一些剧集中难见不同身份、不同背景女性的观念冲撞,一些剧中角色存在面目模糊、行动逻辑前后不一的现象:有的女主角一边写信给父母讲述“只有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才有机会过上理想的生活”,一边却总是依靠男性提供工作机会……类似的情节让人捉摸不透编剧的用意。至于“漂一族”“攒饭局”“地下室合租”,这些桥段和人物虽然让不少人感到似曾相识,但是说起白领的工作,一些剧情表现的多是职场暗处的“潜规则”,缺少明面上必备的专业与能力。如此“片面”的“现实生活”,约等于误解与偏见。
▲《东京女子图鉴》
有评论认为,翻拍移植忠实“继承”了原版不遗余力彰显服饰、餐厅、房子等一系列消费符号的做法,用以展示都市女性不断进阶的生活水平。但是,这恰恰是原版《东京女子图鉴》作为参照系,有所偏颇的地方之一。这部总共11集、每集20分钟的迷你剧,浮光掠影地勾勒一个小镇姑娘来大城市打拼的“前半生”。说起来是“提纯”,其实忽略了很多琐碎中的生活厚度与人情温度。
《东京女子图鉴》中,走在都市街头,时尚杂志、电视节目、街头广告、手机App都无孔不入地向都市人灌输着所谓的“生活美学”,把“物质消费”包装成“成为更好的自己”“取悦自己”的途径:什么样的奢侈品入门包是初入职场可以承受又足够体面的;什么样的香水是出入正式场合专属不会沦为“街香”的;还有女主角心心念念“30岁前能在那儿约会才算是好女人”的高级餐厅……女主角被高度总结简化的人生,恰恰是对一些人被物质所格式化的隐喻。然而不断寻找更高阶努力目标的同时,也在盲目的追求中最终承认追逐的疲惫与无望。
▲《上海女子图鉴》
这么说来,翻拍版“图鉴”里的角色至少说对了一句话:所有的痛苦都来自计较和比较。一些人因攀比带来的焦虑,被消费主义钻了空子。成功、幸福、成就感正在被一些商家、娱乐时尚业用明码标价的商品去填充。或许,这也是观众反馈“不舒服”的症结所在——不透彻的呈现,一不留神,就成为其“批评对象”的帮凶——原本想反讽一些人被越来越大的房子、越来越贵的包包所符号化的人生轨迹,却成为影视表现中最乐此不疲的表现对象。
作者:黄启哲
编辑:李思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