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老北站”,这是许多老上海人心目中的重要地标,承载了太多悲欢离合。但近代的北站和整个上海铁路的故事由于年代久远,亟需梳理与深入研究。日前在上海书城举行的“上海·故事读书会”第二讲上,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岳钦韬以“近代上海的铁路史话”为题,与读者分享老上海铁路背后的城市变迁。
新书内容主要针对1932年至1937年间,上海铁路在战时环境下发生的变化,“虽时间跨度仅5年,但战争带来的损失远不止5年。”岳钦韬说,若从抗日战争与铁路损失的关系而言,铁路不仅是近代中国先进的交通工具,更是抗战时期最为重要的军事运输通道;战争不仅对铁路本身造成了严重破坏,对上海城市空间的演变也带来了深远影响。
比如,新书封面上摄于1937年淞沪会战沪杭甬铁路上海南站的照片,直观揭露了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暴行,至今仍被海内外广泛使用和讨论。“这里原址位于现在的南浦大桥附近,大同中学以南,瞿溪新村里。这个车站在被日军轰炸后就废弃了,1939年侵华日军把废弃的铁轨天桥等全部拆除。至此,上海少了一条对外交通的客运车站,直到2006年才有第二个上海南站。”岳钦韬说,原本上海人出城可以从老北站和南站两个地方离开,但老上海南站在1937年停用、1939年被拆除后,将近70年里,上海只有一个对外交通的出口。后老北站扩大为新客站,2006年才在距离老南站约15公里的地方,建造了新的上海南站 。
此外,“八百壮士”转守四行仓库前,曾在华界的制高点——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大楼阵地上顽强抵抗日军一个多月的进攻;若再往前回溯到1932年“一·二八”之夜,“打响淞沪抗战第一枪”的地方正是淞沪铁路天通庵站……作为两次淞沪战役时期最重要、最快捷的交通通道,京沪、沪杭甬两条铁路承担起大量军民的运输任务,但由于日军空袭、地面战事、运营停止以及双方破拆而遭受了严重的直接与间接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其财产损失合计达9700余万元(1937年币值),员工死伤约100人,同时造成大量军民乘客伤亡。
▲1937 年淞沪会战时期闸北与沪南地区被毁区域图
书中谈到,闸北铁路南北两翼和北站以南的公共租界地区均遭到战火的彻底破坏(黑色),而建成不到30年的上海南站遭到日军飞机大肆轰炸而近乎全毁(黑色),以南站为中心的周边区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摧毁(灰色)。
淞沪会战后,南站彻底废弃,该站至日晖港站的铁路也被日军拆除。从此以后北站变成了上海全市唯一的客运站,直到2006年新上海南站建成,上海才恢复两座客运车站的运输格局。而在1938年到1987年新客站(在麦根路货站地块新建)建成之前,由铁路路线引来的大面积战火破坏以及由战争引起的铁路运输格局的变化,给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带来了两大深远影响:一是铁路沿线大片棚户区的出现,另一是北站周边地区道路交通日益拥挤,导致1949年后“蜂腰”地带的形成。
▲“蜂腰”地带与周边道路示意图
岳钦韬在书中分析称,“蜂腰”地带虽然直到1949年后才形成,但与南站的废弃有很大的内在联系。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北站与南市之间都没有一条“广阔直达”的道路,但由于南站尚在,南市的对外交通大多不需要前往北站。沦陷期间,南市对外交通流开始需要通过“中区”(即原公共租界中区)进出北站。抗战胜利后,随着城市经济复苏,交通矛盾日益突出。到1948年“全市大部分的交通,均须通过中区”,造成连接北站的浙江路、西藏路等通往南市的道路及苏州河桥梁“不能通行”现象。
▲抗战胜利后中区道路通行状况
“上海地铁三号线的线路构造也与当时的沪杭铁路有关。”岳钦韬介绍,为解决铁路道口与城市交通冲突的问题,1996年上海市政府决定拆除沪杭内环线和淞沪铁路北站至江湾站段,改建为城市高架铁路。1997年这条“明珠线”轨道交通工程开工,次年原沪杭内环线轨道与平交道基本拆除完毕,2000年底明珠线开通运营。“明珠线就是今天的轨道交通3号线,3号线沿着原沪铁路和沪杭铁路路线,彻底解决铁路分割城市空间的问题,消除市区内铁路路线对城市发展的不良影响的目标基本实现。”
▲1978年上海市区车流密集点分布图
旧时上海铁路也融入了作家笔下。茅盾先生曾撰文写道:苏嘉路,贯通了沪杭、京沪两线的苏嘉路在负荷“非常时期”的使命。列车柯柯柯地前进。车头上那盏大灯不放光明,只在司机室的旁边开亮了一盏小灯,远望如一颗大星。原野昏黑而无际,但伴着列车一路的,却有一条银灰色的带子,这便是运河。而这善良的运河不幸成了敌机寻觅苏嘉路最好的标帜。
▲1948年改造两路联络线的方案
▲1979年上海市新村与工厂分布图
“举个例子,我们上一辈人上下班常会经过铁路道口,而今这样的经验已经越来越少,城市交通变得立体化起来。”岳钦韬介绍,现代城市的公共交通,尤其是在过去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的时代,与铁路道口的矛盾冲突很严重,“这些铁路道口就是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没有两次淞沪会战,这些问题也许在1933年左右就可以得到很好解决。”受战争及其后续因素的影响,上海城市空间并未沿铁路路线方向延伸、拓展,铁路未能成为城市空间的发展轴,反而造成了较强的负面影响并延续到20世纪末。
“铁路迷”岳钦韬透露,他收集了4000多张资料图片,未来计划出一本题为《纵横长三角:沪宁、沪杭甬、苏嘉铁路影像》图册。
上海·故事读书会由上海新华连锁有限公司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联合主办,聚焦海派文化,定期邀请学者名家讲述上海故事,从而深入认识多面的上海。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抗战时期上海铁路损失及其影响研究》作者授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