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上海街头,你几乎能邂逅各种风格的实体书店——闹市商圈里的上海书城、钟书阁、言几又书店,可以毫不费力地填满读书人周末的休闲生活;高校周边的志达书店、同济书店,可谓学子们的 “第二课堂”;精耕选书和多元活动的思南书局、衡山和集、建投书局,堪称资深书虫的人文俱乐部;远郊的朱家角上海三联书店、松江广富林朵云书院,是周边居民触手可及的互动图书馆……
2018上海书展暨 “书香中国”上海周今天开幕,包括这些实体书店在内的78家沪上书店分会场,成为上海书展探向全市枝桠上的书香据点。书展期间,中国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年会如期举办,业内目光投向“新零售时代实体书店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愈发关心:书店下一步怎么走?
上海实体书店进化论:以高体验感、高附加值的多元化业态,赢得读者青睐
从无到有、从颜值到内涵、从静态陈列到主动策划,上海实体书店经过多年的创新迭代,正从1.0版的单一卖场,进化到2.0版的复合运营空间,再提升为3.0版的城市生活方式文化平台。不少新开书店通过技术升级、营销升级、服务升级,完成了从购物空间到文化空间,再到生活美学的转变,为城市增添了新型阅读文化品牌、文化样本、文化地标,也培育孵化出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上海实体书店每一步绽放的可喜变化,大大提高了爱书人的幸福指数。
全国几乎所有知名书店品牌都落户上海开了分店,而钟书阁、上海三联书店、大隐书局等沪上本土品牌也成功输出全国,将上海书店的运营经验推广开去。继去年20余家中大型实体书店亮相申城后,今年上海书香版图又有新动作——西西弗全国首家旅行主题定制书店将在南京东路世茂广场与读者见面;位于浦东陆家嘴的方所、钟书阁大融城店也将于年内揭开面纱。种种政策利好和阅读市场驱动下,实体书店以高体验感、高附加值的多元化业态,赢得读者青睐。
国内每年会出版约50万种图书,读者被浩瀚书海包围,不知所措。如果书店都紧盯畅销书,品种必然高度同质化。对于厌倦了普通店铺陈列的买书人来说,他们更期待推开一扇书店的门后,能够与新知、灵感相遇。那么选书就很考验书店的专业素养和眼界了。在光的空间·新华书店,每逢不同节庆、季节,重点区域就会适时策划推出相关书籍,书店还与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合作推出主题月,仿若开出一张张特色书单与读者分享;本届上海国际文学周的分会场建投书局,在书店内布置了一份特殊的 “旅行指南”,吸引读者在不同的中外人物传记和旅行主题图书中穿梭,巧妙呼应 “旅行的意义”主题。
有的书店则组建了专业选书团队,随时跟踪、捕捉和遴选优质的中外文版图书品种。徜徉于思南书局,一版一印的 1886年 30卷《狄更斯全集》、1670年第一版斯宾诺莎的荷兰文版《神学政治论》、乔伊斯《芬尼根的守灵夜》1935年第一个英文版本……这些令爱书人两眼放光的珍藏版图书,在书架上静候知音。换句话说,书店为循书而来的读者提供了更多信息量。
书店做到让人身心放松、愉悦,已然不易,但有些有趣的书店,还希望挑战书迷的认知界限,引领读者敢于在自己未知的精神天地“冒险”一番。伦敦大学博士、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文化总监史蒂芬·雅各比逛了思南书局后,连连感叹:“一间好书店所做的事,能为你打开可能性和潜力的大门,而不只是反复确认你的可预测性和惯性。”
相较点击电子屏幕线上购书,实体书店的一大优势,是空间所提供的设计感与体验感。实体书店如何最大化空间价值,予人美好感受?新开的广富林书院,以现代设计元素平衡徽派老建筑原有的空间厚重感,打造出既时尚又富有历史积淀的静雅文化空间;光的空间·新华书店里,每一排书架都被方形镂空,层层书架尽收眼底,足有三层楼高的书架包围着整个环形空间,重复的方格和恰当的光线构成了无穷尽的书海幻境……这些书店本身自成一道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
越来越多的书店,成为了家与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逛书店是让身心愉悦的书香之旅
人们在阅读中跋涉千山万水,逛书店何尝不是有趣的旅程。这就关乎体验感部分。如同公园的小径曲曲折折,让人一步一景,总有新发现,直线就没那么好玩了。不少“网红”书店地标,让人恋恋“打卡”的动力,也来自逛书店给身心带来的愉悦与乐趣。
传统书店买书,有点像市场卖菜,顾客买完就走;现在更多是闲逛,与更多未知相遇,或是邂逅作家学者。逛书店变成了一种享受,充满仪式感,是满足身心愉悦的书香之旅。如今,在书店买文创、喝咖啡已是常态,诗歌接力诵读、办艺术展览、开话剧导赏课、观影、音乐演奏会与书店的混搭也不稀奇,甚至还有爱书人在愚园路上的 “好久不读”书店举办了别具一格的婚礼,见证了书店的柔软身段和开放基因。
不少书店正努力摆脱卖书的单一模式,凭借创新甚至是颠覆,营造出与衣食住行等生活美学相关的复合空间。越来越多的书店,成为了家与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书店和读者之间,不只是简单的售书与买书联系,当下新型书店可以做得更有人情味,更有社会担当的自觉。比如位于杨浦区大学路智星路路口的大隐书局,是沪上营业至凌晨2点的“深夜书房”,为爱书人留一盏灯,点亮了城市街角和心灵空间。书店也积极整合作家学者资源,向社区、企业“整体打包”并定期推广各项阅读沙龙。这些让人看到书店经营理念的转身:不但向内经营书店,也向外主动输出服务。
书、人、城的温情连接,呈现了实体书店在互联网时代的破局路径与多种可能。怀揣一颗诗心,就去倾听捕捉心仪作家对话中的火花;渴求 “在路上”的,不妨到旅行主题书店感受世界的辽阔;对剪纸、编织、非遗有浓厚兴趣的,大隐书局定期开设了系列教程;来思南书局的读者,还能为朋友买一本书寄存在店内,再邀请好友前来取书。“实际上就是向朋友推荐书,取书的时候,也好逛一逛书店。”作家孙甘露说,实体书店越来越有逛头,除了亲切感,还有惊喜感,甚至“刺激感”。
实体书店在选书、空间、体验上的沉淀突破,最终融合为读者的理想生活。书店乐于为目标顾客提供符合他们美好想象的商品和服务,针对不同人群的生活提案,做透小众市场,人们在书店里,与自己心目中的生活相遇。
幸福有百态,未来,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选择成为细分领域的主题书店,聚焦亲子阅读、健身、美食、旅行、国学等,在这一领域尽可能垂直延伸,组合融入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服务,比如童书类书店融合儿童教育,美食书店搭配烹饪培训,旅行书店组合旅行顾问和旅行社机构等,“如盐融水”般契合不同人群的生活轨迹。
从图书卖场蜕变为能呼吸、知冷暖的书香磁场,上海正赋予实体书店更多的文化体验可能,书店也内化为都市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资深出版人潘凯雄所言,书店何以为美的奥秘在于:一个宽敞、艺术的空间,为书店之美提供了一具物理躯壳,但要让这具躯壳真正地美起来、亮起来、立起来,则更需要写书的、出书的、读书的共同来浸润,需要全社会的综合滋养。
>>>业内视点
孙甘露(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思南读书会主策划)
实体书店绝对不能让人有拘束感,好书店要留得住读者。现在买书很方便,点点鼠标就行,为什么还要去书展,还要到书店?我觉得,有一点至少不会改变:人与人需要见面,人类需要基于公共空间的活动。
在书店里,作家跟读者见面,作家跟作家见面,读者跟读者见面,写作、阅读、出版、销售等环节集合在一个场域里,大家展开感情上的交流,阅读理解上的交流。比如,不少逛过思南书局的读者都说,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在家中、在书房阅读的感觉——书架上的陈列猛一看有点乱乱的,好像家里的书架分类不清,但反而会吸引书迷把全部书架挨个看遍,沉迷其中。
一路走来,我们其实有着一个最朴素的想法,那就是尽量把最好的文化资源集合起来开放给公众,让书店释放阅读的最大魅力。
施宏俊(中信出版集团总经理)
书店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词,是一个神奇的场景,“书店”两个字本身就是特别大的IP。这些年以“书店”为关键词的图书都很好卖,比如《岛上书店》《查令十字街84号》等。
如果把书店放在新消费、新零售语境中,那么面向未来的新书店,首先应该是生活方式开发商——不是让城市静态地对接书店,而是让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推动城市文化生长。归根结底,书店里的物是书,书是内容,内容要予人启发、有发现感,才能让书店更有生气。在一个商业空间里怎样穷尽策展方式把客流吸过来、把文化传递出去,用文化的力量把商业做火起来,是对书店提的新要求。
目前来看,国内一些实体书店在主动策划、主题架构方面做得不够,更多是作者、出版社在为书店输入内容。书店自身的IP资源开发运用、策划能力、设计力都在经受考验。策展能力已经成为书店的核心能力之一,未来有竞争力的书店或许有两个方向:一是策展型书店,店长应该用策展的逻辑和形式来做书店,形成话题度和辨识度,放大核心能量,结合设计品位、艺术修养、文学品质来提升;二是主题型书店,比如旅行书店、亲子书店、社交型书店等。
王国伟(同济大学媒体产业研究所所长、资深出版人)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文化空间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并成为常态。同时,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今天,社会、市场、消费升级,共同催生出城市对融文化、消费于一体的新型空间的需求。但无论书店里多元产品有多少,组合方式各异,都必须坚持以书为标准的品质,否则,文化品质的降低,会伤害读者对书店的美好想象。
书店的知识性服务提供是第一标准,未来要书店要策划更多体现知识含量的文化活动,才更能把空间与内容、服务统一起来。在独特、有品质的文化空间里,书店与目标人群形成稳定黏性,空间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生产力。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