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书展迎来周末大客流。图为读者在展位前翻阅、选购图书。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全市16个区亮出“一区一特色”品牌,在“书香悦读季”中推出260余场活动
满城读书“热点”,连成完整上海地图
昨天一早,一场名为“穿越都市、邂逅文脉”的城市定向+阅马挑战赛在徐汇、黄浦、静安三区的红色地标和阅读场馆内渐次展开,大家用脚步丈量红色文脉,借书籍读懂红色文化。今年书展期间,全市16个区亮出“一区一特色”的阅读品牌,共同营造“书香悦读季”。总共260余场活动,正吸引市民步入家门口的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等。若把每位参与者看作一个“热点”,在电子屏上连点成面,绘就的便是一幅完整的上海地图。
苏州河水蜿蜒穿越普陀,于是此地便有了一座“苏州河书房”;百年大学是杨浦区的底蕴,活力四射的创意园区自然生长出了“试客巢”;闵行区马桥正在致力于“两个美丽”建设,所以读书也被许以美丽之名“紫藤花下悦读有你”;广富林遗址所在的松江不仅立足“上海之根”,钟灵毓秀的地方也坐拥诸多“最美书店”,因而诗书画等传统文化在此间的阅读活动中唱了主角。“一区一特色”的定位,很多都是各区因地制宜而成。而阅读活动的主题,有的专攻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其中一类,也有的兼收并蓄。
以虹口区为例,此地有着“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的美誉。上海海派文化中心、正在建设的上海文学博物馆都落户该区,区域内还遍布建投书局、半层书店、言几又、西西弗等沪上知名特色书店。为了用好用足这些资源,区委宣传部联合多家实体书店共推一份“彩虹书单”,一种颜色一个主题。书展期间,“彩虹书单”发布第一季“红”,选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共产党宣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枢纽:3000年的中国》《苦难辉煌》五本图书,配送至各个公共阅读空间,供市民借阅。而区内的小朋友,也在引导下亲近红色文化。8月16日下午,位于四川北路社区文化中心二楼的图书馆内,十多名孩子跟着陈利老师翻开了一套连环画:《长征·1936》。
按空间距离推算,崇明区是远离书展主会场的地方,但江水并未阻隔书香。41场样式各异的阅读活动,让崇明的朗朗书声成为全城“阅读和声”的重要声部之一。他们既有静止的书法展,也有流动的图书漂流;既有分享私人读书体验的征文,也有公开讲说的故事会;既有观照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 “创世神话”知识闯关大赛,也有深挖本土文脉的“崇明山歌文化与歌词创作”讲座以及“传承恳拓精神,共建生态新村”的读书活动。大大小小的活动在崇明岛上铺开,形成了立体阅读场域。闵行区内居住着沪上不少文化界名人,该区充分利用 “近水楼台”优势,邀请彭瑞高、叶辛、蒋凡、沈嘉禄等名家向“邻居们”晒新作,讲讲“上海味道”,分享“沪语沪谚”的乐趣。
除了因地制宜举办阅读活动外,深耕各个区固有的阅读品牌也是本届书展的亮点。黄浦区的“书香思南、人文中轴”,宝山区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静安区的“静安理想书房”,徐汇区的“汇讲坛”等都早已声名远播,成为代表区域的文化拳头产品。而杨浦区的“阅读好声音”,奉贤区的非遗课堂,青浦区的“青溪讲坛”,嘉定区的“同阅嘉情”等品牌,亦正声誉渐隆,推动各区建设创新文化承载区。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王彦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