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绣春刀》《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等电影作品中,作为明朝特务文化代表的太监总是以武艺高强的反派大BOSS形象出现,正派武林人士往往要付出惨重代价才能取胜。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太监们并不懂武术,他们能突破朱元璋设置的“不得干政”等重重禁制,成为明朝中后期的重要政治势力,靠的是掌握了读书识字的能力。中华书局近期出版的《锦衣卫——畸变的国器》以严谨细致的研究与幽默诙谐的笔法,讲述了锦衣卫的历史故事,同时也用了许多笔墨描述了与锦衣卫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明朝太监。
明宣宗整顿锦衣卫
明宣宗朱瞻基算是一位太平天子,除了和他父亲一样好色之外,还喜欢美食和斗蟋蟀,而且绘画水平也很高。这是一位具有艺术家气质的皇帝,却并非没有心机。事实上,他倒是城府很深,很有谋略。朱瞻基即位之后,他的叔叔朱高煦一直心有不甘,存心谋反,想模仿朱棣,再玩一次“靖难”的把戏,结果没玩上几天就宣告失败,最终被朱瞻基活捉,后被架火烧成了焦炭。
朱瞻基在位期间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和蹇义、夏元吉等文臣辅助,政治相对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人们把他与其父的统治时期合称为“仁宣之治”,据说可以媲美“文景之治”,不知是否为夸饰之辞。
朱瞻基看到锦衣卫纪律松弛,便利用纪纲一案对锦衣卫进行作风纪律整顿。他召集行在锦衣卫指挥镇抚及千百户等人,敕谕道:朝廷视尔等为心腹,一切机密事务、狱情轻重,都必须谨慎严密,纤毫毋泄,这是你们的职分所在,职责所在。如果泄漏机务,走漏狱情,甚至违法与外人勾连,那就是违法之举。你们都能看到最近纪纲等人不遵国法的违法行为。他们经常诈传敕旨,擅作威福,颠倒是非,并且泄露机密重事,暗自勾结,结果案发之后便招致杀身亡家的大祸,这都是尔等亲眼所见。你们之中如果有谁胆敢效仿他的所作所为,就不怕惹祸并且丢掉身家性命吗?
打一巴掌之后,再给个甜枣。为了显示自己的宽仁之心,朱瞻基当场宣布:“已往之愆,姑置不问。”但是今后如果再有违法之举,一定会依照法律予以严惩,所以希望锦衣卫全体人员,必须从此“常加警省,无负朝廷,以保禄位”。
情报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所以情报的上传下达始终是一件头等大事。对于紧急情报的怠慢行为,他尤其感到愤怒,所以迅速出手予以打击。有一次,北安门守卫百户杨清奏报说,在昨夜一更时分,本臣接到一条重要情报,但是在递至北中门时,守卫官竟然不肯传达。朱瞻基立即对相关人员进行治罪,并谕锦衣卫指挥王节等人说:按照祖宗成法,如果“有事急奏者,不问晨夜”。他继续强调,守门官员本来就以传递情报为本分,这样才能保证紧急情报的及时传递,不至于发生壅蔽的情况,今后如果有谁胆敢再犯,也会移交法司治罪。
想必类似的整顿,在锦衣卫中会经常展开,但是由皇帝牵头并发布长篇谕旨,毕竟还是不多。这说明朱瞻基非常重视情侦队伍的建设,非常看重锦衣卫和东厂对于维护政权稳定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宣德朝没有留下多少东厂和锦衣卫的事功,尤其难见东厂活动轨迹,锦衣卫大抵也只是履行日常职责。如果按照“没有新闻便是好新闻”的标准,这个时期确实能够称得上是一段“治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皇帝通达、有意对前朝苛政进行修正之外,朝臣也在进行集体反思,积极献策。所以,他们执意要告别朱棣时期的严酷和残忍。
宣宗对待酷刑,包括锦衣卫狱的态度,几乎可说是对仁宗的忠实继承。为此,他不惜违背祖制,在执行《大明律》时也适当加以变通。
有个军士偷了官仓六升黄豆,按照《大明律》,应该杖九十并斩首,而且全家发配边远地区戍边。这件事被宣宗知道,他非常惊讶:“一条人命难道只值六升豆子吗?”于是下令免于追责。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我们一方面可以想象《大明律》的严酷,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宣宗在有意清理整顿刑狱,并且在不违背祖制的情况下,努力地对洪武朝就开始泛滥的重刑予以矫正。对诸如连坐之类的酷刑,宣宗也努力予以取缔,和他父亲的做法几乎一致:“皇考常诏天下,非谋反大逆,父子毋连坐。”宣德朝,虽然锦衣卫狱的各种刑具都还保留,而且朱瞻基也主张轻重各有相宜,但就总体而言,还是基本保持了仁宗“宽刑慎罚”的原则。宣宗在很多方面都和其父保持一致,但在对待诽谤问题上,宣宗的认识与仁宗有所不同。
在仁宗时期,由于不分青红皂白地赦免诽谤,不可避免地带来诬告成风之类的问题。在洪武朝、永乐朝,皇帝鼓励互相告密,就此形成了可怕的特务文化,所以朝廷内外诬告成风,人们甚至视诽谤为时尚。这个问题在宣德朝也很突出,宣宗不得不出手予以打击。所以他改变了其父的政策,开始对诬告和诽谤进行惩处。
太监开始识字,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
还有一点,朱瞻基和其父的认识也不相同,那就是对待宦官的态度。在宣宗时期,宦官的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宦官的凶险都是因为太靠近皇室,太接近皇权。办好一千件事的功劳,会因办错一件事而被轻易地抹掉。但是,即便处处充满凶险,宦官也会选择依附皇权,紧贴不放。这是一种寄生关系。依靠这种关系,他们可以得到一种延伸和异化的皇权,除了高高在上的地位,还有无尽的荣华富贵。在永乐朝,由于朱棣的放任,宦官的权力急剧膨胀,提督东厂是其重要标志。在宣德时期,宦官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除了出使、采办、监军等权力之外,还可以领军守边,甚至取得了批红权,开始染指核心政务。所谓批红,也叫批朱。在明朝,内阁大臣呈递奏章,会提操办建议,这些建议通常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皇帝看了之后,会用红字进行批示,这称为“批红”,也称“批朱”。
那么问题来了,这批红权是皇帝的,怎么就交给太监了?很简单,因为皇帝忙不过来。
忙不过来,也不一定要交给太监啊?信任谁就交给谁。这个时候,皇帝最信任的人是太监。
可是太监不认识字啊?
不要紧,可以教。
可是太祖皇帝曾有规定:“内监不得识字。”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
应该就是这样一个逻辑,朱瞻基硬是把太祖皇帝定下的“内监不得识字”的禁令推翻了。不死守祖制,在这一点上,朱瞻基也是在向爷爷朱棣学习。
当初,英国公张辅征伐安南归来,曾向朱棣献上王瑾等几位小太监。这几位其实是他抓来的俘虏,经过净身之后成为太监。因为长相俊美,而且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朱棣便命人教他们识字,除了赏赐几位给朱高炽之外,也把王瑾赐给了朱瞻基。一段时间之后,宣宗也发现,有文化的太监,还真是不一样。不仅聪明乖巧,而且很会办事,汇报事情也可以口笔并用,节省时间。
朱瞻基除了重用王瑾之外,不由得心生感慨:太祖的有些规定看来也会不合时宜,需要进行一些修改了。
不久之后,他在皇宫中开办了一个文化补习班,名叫内书堂,专门挑选一些聪明伶俐的小太监补习文化,开始认字读书。朱瞻基是一位具有艺术天赋的皇帝,既会写诗,也会作画。他也有耽于女色的恶习,由于纵欲过度,所以比他父亲还少活了十年。另外,他还喜欢斗蛐蛐儿,可能为此耽误了太多时间,否则他应该可以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作为一位艺术家皇帝,他自然希望有人在周围喝彩,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粉丝。如果周围都是一些不认得字的太监,那岂不是太没有成就感了?所以,他让太监学习文化,读书识字,起码可以一起欣赏他的高雅艺术。
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于办理公务的考虑。朱瞻基重用王瑾,希望所有的太监都能达到王瑾这样的水平,所以他非常坚定地推动太监的文化普及工作。他的设想很好,但是否能够如其所愿,则是另外一回事。
苏轼曾有诗云:“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太监也是人,理应和平常人一样享有受教育权。但是,太监毕竟太靠近皇权,而且由于生理残缺容易带来性格扭曲,也许确实只需粗记姓名即可,否则就会插手政务,就会另外生出种种祸端。朱瞻基教会太监识字,虽然会给自己理政带来一些便利,但也自此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打开,没人会预料到有些“娴于文墨”的太监,一旦掌握了东厂和锦衣卫,会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摘自《锦衣卫——畸变的国器》,中华书局
作者:熊剑平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