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中留下了什么?在悠悠历史长河里贡献了什么?一直以来,关于上海的文化话题,都是一个国际话题。从上海生发出来的文化信息,发生在上海的文化事件,无不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今天下午,《岁月不负深情——上海城市文化访谈录》新书签售会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举行,读者慕名而来,人潮涌动。这是一本信息量极大的有关上海城市文化的访谈。问者黄凯锋,新上海人,现为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答者陈东,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是为上海文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上海人,现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上海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围绕着上海文化这一话题,陈东与黄凯锋以发散性的对话,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上海城市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冲击感的信息量,时不时碰撞出的新鲜视角和独到的见地,使读者在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新时期上海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作家赵丽宏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文化访谈录,访谈录真实地再现了对谈者极富个性的谈话风格,将一个文化人在上海的观察、实践、亲历和思考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历史上,海派文化创造出了无数个“第一”,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电影《难夫难妻》诞生在上海。话剧从日本传来,中国的第一部话剧《黑奴吁天录》也诞生在上海。越剧起源于绍兴,它不仅在上海被命名为越剧,而且也是在上海真正发迹……
对海派文化,陈东有自己的见解,她说,“上海是一个容器,它是兼容并蓄的,是独一无二的,是海纳百川的。”
谈到上海的包容性,陈东有这样有趣的评说,“北京烤鸭到上海铁定变成上海烤鸭,饼比北京薄,酱比北京甜,葱比北京细,鸭子比北京瘦,这就是上海烤鸭……上海文化是面向未来的,一定是吸收外来不忘本来的。”
访谈录中的内容,从古老的崧泽、广富林文化到现代的新天地文化,从徐光启和利玛窦在徐家汇合译《几何原本》到淮海路的幽篁里古琴与萨克斯即兴对话,从京剧、昆曲、越剧、沪剧到新电影、电视、网络、咖啡、茶道、小笼包,从外滩建筑的天际线到石库门建筑的前世今生,对话的内容形形色色,内核都指向文化。
“我和黄凯锋在上海不同的咖啡馆聊这个话题,她出一个题目,给我一段时间思考,就这样聊着聊着,就聊成了这本书。”在签售会上,陈东向读者介绍了该书的创作背景,向读者剖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她认为,不断探索和发现海派文化的当代价值,是留给现在上海文化人的艰巨使命。
访谈录中,陈东也谈到了青年和文化创新的关系:“青年永远代表未来,永远有创新的冲动,这种冲动是带给这个城市最重要的元素。如果年轻人在这里没有灵感,没有冲动,不想创业,也不想学新东西,可能这个城市就没有活力了。”
参加签售会的诸多学者认为,陈东这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也是追求理想的过程,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她的很多感悟和思考是来自谢晋的摄影棚、袁雪芬的家、钱谷融的书房、程乃珊的客厅……“她和秦怡的故事就可以说很多天。”上海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说,求知欲和好奇心这两个特点在陈东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向上海的文学艺术家学习的过程中,她善于发现问题,发现故事,发现细节。
“为什么陈东可以讲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有滋有味的上海故事?因为她对这个城市有很深的情怀。”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竺剑说。
作者:童薇菁
制作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