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乡村、回归自然”已是当下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这句口号的内涵,究竟是实现经济自由的城市中产主动离开繁华大都市、重新选择返璞归真的生活,还是社会资源适度倾斜以实现乡村振兴?今年“中法环境月”就这一话题,邀请历史学者丁雁南、策展人欧宁和“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发起人孙倩,与法国历史学家凯瑟琳·乎维耶连线对话,探讨“重返大地”的历史/时代背景、人文意义和社会影响。
丁雁南在对谈中引述了一封古巴比伦时期的信件,这是一封用契形文字写在泥板上的信,里面提到:“我们的房子看起来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因为它离城市是这么近,可以让我们享受城市的便利,而当我们回到家中时,又可以远离尘嚣。”考古证实,这封信的写作时间是公元前539年。丁雁南说,这封信件的存在证明了,渴望同时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同时在人烟稀少的优美环境保护个人生活的隐私,这不是20世纪才产生的思潮和梦想。人们希望同时拥有城-乡生活之优势的心态,由来已久,能够追溯到2500年前人类社会的城市文化初具规模时。人类“回归自然”的心理结构,其实顽固地存在了2500多年,未曾有变,只是在不同时代,具体做法不同。今天的人们“重返乡村”,前提是城市便利的基础设施可以辐射到乡村了。
欧宁特别提到,2000年以后,中国高铁和路网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城乡关系。因为基础建设和路网扩张,过去那些被遮蔽的乡村,能见度被提高了。因为交通便利,城市人群去农村度假变得可行,且出行成本并不高昂,高铁高速便捷地把大量的城市人口送到了过去“不可见”“不可抵”的乡村。这是促成“重返大地、回归自然”的客观社会条件。得益于基础建设的保障,以高端民宿为代表的新农村旅游业和度假业才有了快速发展期。并且,和路网一起畅通的还有互联网,高铁到,村通网,这两点很大程度地消弭了城-乡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隔阂,地理上很偏僻的乡村也变得“近”了。但欧宁指出,自媒体和公众号渲染的移居农村的个案,大多是在城市中获得了殷实的经济基础,这样的人群“逆向返乡”是在有选择的前提下,选择更松弛的生活和更好的环境资源。而在城乡往来和交流都很便捷的大环境下,其实更需要考虑的是资源流向的公平,即,沿着从城市往乡村的箭头,怎样让农村得到更好的建设,让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建立社群的认同感。
孙倩回顾过去几年筹办“大地艺术节在中国”的经历,她谈到,日本越后妻有山村的“大地艺术节”给了她很大的启发,这个三年一度的艺术节让闭塞地区的农村重新焕发了活力,“回归土地和自然”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有产阶层的“生活备选项”,而是借助艺术,激活了行将消逝的农村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土地的魅力,这也给乡村带去了实际的帮助和改善。所以从2015年起,孙倩开始系统性地把“大地艺术节”引进中国,尝试“用世界的语言讲中国故事”,借用已经成熟的模式,充分开掘本土资源,确立本土价值。
江西景德镇浮梁县的“艺术在浮梁”,就是循着“大地艺术节”的思路、落地本土的一个小型化的“艺术振兴乡村”项目。两个月里,艺术家们创作的22个作品分布于浮梁广阔的田园和起伏的茶山,他们利用当地资源、邀请当地人参与、讲述当地故事,把地处江西东北的“茶乡”打造成没有屋顶的乡村美术馆。这些强调“在地性”的创作,围绕的主旨是帮助村民和外部世界沟通交流,试图实现外部资源的输入和当地文化的输出,即,“重返大地、回归自然”并不是单向度、单箭头的行为。孙倩认为,“艺术振兴乡村”的前提是尊重当地人、尊重本土文化,始终应坚持村民是主角,要传达简单的美好,尽量扩大城市人和乡村人在认知层面的交集,扩大本土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导入和文化发展的最好方向。
作者:柳青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邢晓芳
配图为主办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