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随着上海正步入内涵提升、塑造城市独特精神文化品格、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进程,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彰显城市品格与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表达了属地的身份认同与文化价值观,正通过有效地调动社会各方资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消解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边界与隔阂,让“美”成为上海城市发展、创新的动力以及创造力,以艺术行动缔造上海的城市美育,将上海打造成为一个“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无墙的美术馆”,践行“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
见之于行:以艺术行动助力城市美育建设
艺术在提升城市美育,推进城市建设,滋养民众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凸显了民众作为创作主体和参与主体的引领作用,它突破了传统美术的个性化创作方法,完成了被关注的对象、创造方式、管理模式、评价标准的转变,促使创作成果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促使艺术家用艺术方式和语言激活民众的审美需求,让民众将自身的审美需求用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达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认同。所以,公共艺术在城市美育建设中不仅发挥着美化城市空间的基础功能,更是提擎城市人文精神、激发城市创意活力和塑造文化精神的助推器,推动着城市从人文环境建设到社会文明程度、治理水平的提升,关乎民众主人翁的体验感、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文化是城市未来的动力和精神的基石,艺术营造是文化动力的核心。那么,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的?在上海城市艺术营造中,我们如何发掘美、塑造美、传递美?
在上海市政府全力推动下,上海各界的设计师、艺术家、学校、社区、美术馆、博物馆、在地居民等正协同一体,通过开展一系列艺术行动推动城市的美育建设,共同营造上海特色创意社区和艺术公共文化空间,将艺术智慧融入上海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名市民身边,让艺术走入生活、用创意点亮生活、美化生活,实现真正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今年11月,西班牙普拉多国家博物馆在上海龙华中路地铁站举办了《地铁遇见普拉多》展览,展出了29幅西班牙普拉多国家博物馆代表性作品,将地铁口打造成一间画廊,作品真实尺寸复制并完全按照博物馆的展陈方式,作品信息简介一应俱全,并配备微信二维码语音导览,使观众可以全方位获取作品信息及影音资料,在匆匆路途中不经意间与美邂逅,享受这一场流动的艺术盛宴。
今年9月,“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秉承“文化兴市,艺术建城”的理念,以“城市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为目标,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为艺术季主题,选取上海10个社区作为展览现场,其中上海大学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参与策划的临汾社区是样本社区之一。策展团队以“此一刻,美好临汾”为理念,通过艺术家驻地创作、社区居民共创等方式,将雕塑、插画、摄影、墙绘、艺术装置等多种艺术作品融入居民生活空间,进而提升社区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与艺术相遇。当公共美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当居民们从参观者变成参与者,当“看到自己变成了艺术作品创作中的一份子,感觉很奇妙、也很激动”。这一切令居民们感觉“艺术一下子变得不再那么有距离感,感觉更看得懂、也更温暖亲切了”。而这正是公共艺术打造的“无墙美术馆”的魅力所在。
此外,在上海衡山路十二号华邑酒店举办的第十届“AArt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则采取酒店型展览模式,以客房为展示单元,同样将艺术置于更加生活化的酒店场景之中。作为国内首个面向国际的酒店型艺术博览会,引入来自设计师、文化创意品牌、艺术设计机构等多元创意能量,呈现出超过两千件艺术作品。
从这一系列艺术实践表明,公共艺术正在成为链接表现对象和受众的有机桥梁,用艺术潜移默化地培养民众的审美认知,满足人们对创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它作为一种“有温度的艺术”,在助力城市美育建设中发挥着四种重要功能:一是推动社会治理与城市发展,构建公共沟通的文化场域,二是还原城市历史风貌,承载民众情感记忆;三是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展现美好生活愿景。四是以优秀的艺术作品塑造民众的美育观和价值观,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
久久为功:打造人民共享的“无墙美术馆”
公共艺术致力于通过有温度的艺术和设计语言创造出“美美与共”的城市创意人文空间,将上海打造成为一座人民共享的“无墙美术馆”。在这个“无墙美术馆”里,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的之间壁垒与边界被消解,整座城市将是一座“美育之城”,处处洋溢着人文艺术的浪漫氛围、跳动着创意的年轻脉搏,人人都能为、可为艺术家,可以超越时间、空间随时随地邂逅艺术、享受艺术、创作艺术,从各自的视角,心之所向来解构和发掘艺术的无限可能,为上海这座“创意之都”赋能。
为了“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这样的美好愿景在2035年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生动图景。未来,我们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不懈推进上海公共艺术建设,并方能久久为功。
上海在公共艺术方面需要继续建立和完善公共评判和决策机制。公共艺术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推动,建立匹配不同区域现状的公共艺术政策法规,可以有效避免简单空洞的“徒有其表”的面子工程,推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高效落地实施。
上海还需加强城市公共艺术的数字化建设,记录与传播城市艺术记忆。城市公共领域的文脉传承、沿革与变迁形成了很多珍贵文献积淀,是城市人文要素的重要组成。数字化场景的应用转化可以让艺术超越时空的界限,自由享受数字化带来的沉浸式艺术体验,实现艺术与公众的自由对话,打破艺术与人之间的隔阂,助力上海成为一座智慧且温暖的创意城市。
进一步普及公共艺术教育,引导美育进入社会课堂,凸显美的价值引领。丰富市民美育活动,加强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联动,建立社会美育课程体系,提升市民“知美、爱美、用美”的能力。同时将城市艺术资源合理引入学校美育课堂,激发、唤醒学生对于参与城市建设和文化营造的热情,并将人文知识融入社会实践中,凸显公共艺术专业与城市建设及社区治理的联动,构筑良好的城市基层治理文化生态环境。
进一步加强美术馆、博物馆与社区、高校之间的协同互动。美术馆、博物馆要积极发挥城市美育的主体作用,探索开展“美术馆之夜”“博物馆之夜”“微展览”“小美育工坊”等多种丰富的展览形式吸引市民的参与,同时,多与高校、人流量大的社区、公共空间发生多方联动,深入参与到公共空间的艺术场能重塑。
加强公共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公共艺术工作者应积极承担起城市美育建设和传播的社会职责,关注民生所想,巧妙运用艺术手段呈现百姓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优秀公共艺术,艺术院校要做好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社会价值观,用情用力讲好上海文化品牌故事,通过上海这一国际化窗口,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公共艺术是城区、街区和社区温度、色彩、情感和活力的总和,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调和剂,是一座城市精神重塑的催化剂。当上海整座城市成为一座“无墙美术馆”,才能实现创造力的交融、才能打造令人向往的品质生活新高地,真正参与到上海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当中。
作者:金江波(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张秋实(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