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个艺术展览是否能受到欢迎与追捧,很大程度取决于该展览是否能提供一种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是否打造了一道道迷人的景观,最终能否成为一幅幅观众打卡照片的炫目背景。是什么导致人们对于艺术展览的阅读和理解越来越表象化和浅薄化?是什么推动了人们只关注展览的表象,只关注视觉,却常常忽略了展览真正的内涵,以及艺术家们创作的真意?
究其原因,应当说是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泛滥和严重的图像化和景观化的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手机、电脑、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显示屏上海量的图像所包围。这些或静态或动态的图像全方位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越来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我们今日的生活景观。
与此同时,以智能手机为主要媒介,使得图像的生产变得越来越简单和便捷,人人都成了图像的制造者和发布者。由此,图像和景观不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是带来了人类视觉方式的深刻变革,即彻底地从以语言为中心的印刷文化,向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转变。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我们越来越倚重于通过图像来理解和解释世界。具体表现在:
首先,随着读图时代迅猛来临,正在快速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人们的目光越来越从单纯、枯燥和抽象的文字阅读移开,转向种种替代或者诠释文字的图像。人们爱看图像远胜于文字,与文字相比,图像更具诱惑力。眼下的世界,图像才是主角,文字已经成为配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字正在渐渐沦为图像的注脚。以前文学性是电影性的基础,现在文学似乎必须通过电影与电视,才能引来读者。停留在文字时代的平台如博客正在逐渐被淘汰,而影像平台如B站、抖音、快手等快速崛起,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被大量的影像所攻占……
当代文化从语言为中心向图像为中心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术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催生出数量越来越多的美术馆与展览。眼下,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们愿意去美术馆看展览胜过上图书馆看书。对于大部人来说,看展览更轻松,毕竟图像是比文字更浅显更通俗的语言。更何况,看展览还可以打卡拍照,发朋友圈或者在抖音上美美地晒一下。
其次,视觉性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因素。当代生活和文化中,对于视觉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目标。今天,很多人,无论他(她)去旅行、参观、游玩、会友,最终都转化成为图像。而判别一个展览是否值得去看,一个地方是否值得到此一游,甚至于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的依据和理由,就是它能否转化成精美的图片和耀眼的景观,能否吸引别人的关注与欣赏,进而转化为流量,转化为这个数字时代最强悍的统计指标。对此,法国当代思想家居伊·德波曾说,生活的每个细节几乎都已经被异化成景观的形式:“所有活生生的东西都仅仅成了表征。”我们正处在一个“影像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被颠倒的时代。
无数新的视觉形式和视觉技术,深刻地塑造着当代人关于他们的生活世界的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可以说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在技术上、观念上和物质上彻底地改造着我们生活世界的外观,以适合于人们要求越来越高的视觉快感。除此之外,更是把人们与商品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占有关系”转化为“炫耀关系”。一件商品并不只是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象征价值。所以重要的不是拥有,而是被看见,被关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了所谓的“眼球经济”和“注意力经济”。同时促使当代消费社会,日益趋向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一种表层的审美化。
再有,视觉文化更偏向于感性的、直观的快感,因此展示性目标和异化性需要正在不知不觉替代我们内心的真实。从学理上来说,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思考性的,阅读文字不仅为读者提供反思的可能性,也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而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动态影像超越了文字的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但却没有提供给读者片刻停顿沉思的机会。在语言中,通过线性逻辑的阅读,建构起一个理性的主体。而图像与景观,让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既在场又不在场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图像与景观其实是一台生产和粉饰异化的新机器,是一种隐性的控制与引导,它们无意识地支配着我们的欲望结构,也是目前制造粉丝流量的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通过它们,资本对人的统治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大大扩展了。导致的结果是使得物质生活更加远离了人之真实需要,更直接服务于资本的剩余价值增值。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充斥在现代社会里形形色色的图像与景观,无论是让人身临其境的3D电影,还是唤起顾客消费欲望的商业广告,抑或是海报与杂志上身体比例近乎完美的女明星……这些图像讯息无时无刻不在觊觎我们的眼球,尽管维特根斯坦说“图像俘虏了我们”的提醒还声声在耳,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视觉习惯已经越来越具有“亲图性”了。事实上,景观把外显的一切与其语境、历史、意图及影响都分离出来,因此,它完全是不合逻辑的。景观获得的最大益处就是能够隐藏自己的历史属性,自己的虚假在场。因此,可以说景观将生活本身迷雾化了。
更值得警惕的是,人只能面对景观强加于自己的东西,他只是一个被动接收影像的观众。如果我们完全顺从于今日图像与景观对我们的冲击,那么就会逐步远离一切可能的切身体验,并由此越来越难以找到个人的喜好,我们会越来越迷失在文化设施和大众传播媒介构筑起的一个弥漫于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景观世界之中。我们不再能听从自己的个性,甚至已经不能知道自己的真实需要。也不能闲暇时间中舒展创造性和主动性,一切闲暇生活的模式都是由景观事先制造的。可以说,一切都是在景观无形的教唆和预设控制下进行的,是一种伪主动性和被动性,其本质仍然是无个性。人在景观中是被隐性控制的,不得不无意识地臣服于景观制造出来的游戏规则。一旦我们真将这些影像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欲望,也就失去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
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景观所传递的信息则是无限大的。在这种普遍的情况下个人的信息识别变得极为困难,无法通过表象去探求其本质。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青少年。移动互联网的繁荣使得尚在价值观建构时期的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不同视角的景观,但也使得学校教育、家长引导越来越缺乏新鲜感与吸引力,大量的青少年盲目地追求自己所向往的景观。
因此,如何使人的生活重新成为真实生存的瞬间?如何解放人的真实欲望?如何让我们真实的欲望代替现存的供给物,以此建构一种全新的生活情境?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作者:傅军(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
编辑:范昕
策划:范昕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