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广大戏迷居家也能过足戏瘾,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近期集结所属院团和剧院联合发力,以多元线上展演和云端戏曲普及的方式为市民送上精神食粮,发挥戏曲的治愈力量。过去的一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深度挖掘特色资源优势,精挑细选节目“菜单”,以“艺”抗“疫”,为市民的居家生活提供更多品质精良、形式丰富、老少共享的云端戏曲内容。期间共策划推出57档线上活动,总直播时长超50小时,总播放量近335万次。
上海京剧院从3月29日起在“云端”推出四台传统大戏与新创剧目,邀全国戏迷云享国粹盛宴,演出精彩、阵容强大,由史依弘、傅希如、蓝天等领衔主演。新编京剧《大唐贵妃》以新时代审美进行演绎、气势恢宏;现代京剧《红色特工》《换人间》亮出红色家底,讴歌人民英雄;梅派经典名剧《凤还巢》唱段脍炙人口、剧情诙谐美满。此外,“京昆名家迎新大反串专场”几折精彩内容也赢得了观众一片叫好。上海京剧院还将与百视通合作,把线下演出搬到电视大屏,《凤还巢》《换人间》《五百年后孙悟空》三部大戏可通过IPTV点播收看。
早在3月中旬,上海昆剧团就推出了“云上观雅韵”经典昆剧赏析系列,率先亮相的是昆剧《雷峰塔·水斗》。上海昆剧团还依次推出了《虎囊弹·山门》《南柯记·瑶台》《惊鸿记·太白醉写》等精彩片段。4月1日上线的昆剧《携手向花间,同“话”长生殿》和4月3日播出的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播放均超过18万次。上海昆剧团线上直播(展演)一周以来播出时长近13小时,观看人数已超40万人。上海昆剧团与上海图书馆合作的“典籍里的昆曲”线上活动也已正式开启,每周一期,带领市民共同领略昆曲中的诗词之美。
上海沪剧院推出老一辈沪剧艺术家的代表之作和新时代创新之作,通过官微平台进行展播和直播,包括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等名家主演的《阿必大》《陆雅臣卖娘子》《罗汉钱》《星星之火》等多部经典剧目。3月31日播出的《敦煌女儿》和4月2日播出的《邓世昌》,直播观看量近百万。
上海越剧院的线上“云演艺”已经启动一周,期间推出由钱惠丽、单仰萍、赵志刚、方亚芬、郑国凤、王志萍等主演的明星版越剧《红楼梦》直播欣赏人数达51万,让戏迷直呼过瘾。3月28日至4月3日,上海越剧院、百视通、七彩戏剧频道联合推出“云赏越”公益越剧周,呈现了上越黄金一代演出的7部大戏,大屏终端用户达21万。此外,上海越剧院与上海广播电台共同策划并推出“艺起前行,越唱越好——全球越剧戏迷网络大赛”,江苏、浙江、福建等近10个国有越剧院团共同合作,形成广泛传播效应,在越剧戏迷中引起强烈反响。
今年正值淮剧一代宗师筱文艳诞辰100周年,上海淮剧团在官微等平台推出了淮音雅“云”——追溯大师戏曲年华光影,陆续呈献筱文艳先生的代表剧目,通过“云”赏析的方式,带人们走进大师的戏曲人生。节目包括了“筱派”淮剧经典《蓝桥会》《水漫泗洲》《女审》、《三女抢板》《白蛇传》《牙痕记》《党的女儿》等十余部经典淮剧,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老年观众的欢喜,让宅家市民增添了一份安宁与回味。据统计,视频播放量超10.5万次,官方抖音播放量近5万人次。下一阶段,上海淮剧团将通过直播与纪录片等多元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带来更多“筱派”代表作的观摩与赏析。
“烟火气息评弹曲,走进寻常百姓家”。上海评弹团在抗疫期间第一时间启动“网络乡音书苑”,并在自媒体平台推出上海评弹团成立70周年晚会等专场,还将晚会录像制作成20余个节目短视频,已在抖音平台发布的10个短视频播放量达11.6万次。为了满足网友对线上评弹演出的热切需求,上海评弹团还将推出《蒋月泉先生书坛生活五十周年纪念专场选播》视频和《高博文说评弹》云课堂系列。
剧场演出虽然暂停,但是云端戏曲普及未曾止步。宛平剧院推出的“云·观戏”汇聚了优秀演出和特色美育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云·美育”活动中,《大唐贵妃的幕后故事》《听评弹聊聊老上海的故事》《王熙凤的台前幕后》等系列赏析收获了众多好评,而现代豫剧《常香玉》也将在直播中与观众见面。
4月11日下午,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和东方网将联合开展第二轮《“艺”起守“沪”》云赏戏曲直播活动,内容包括京剧《换人间》、昆剧《雷峰塔》、沪剧《邓世昌》、越剧《西厢记》、淮剧《浦东人家》、评弹《初心》等剧目选段,将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官方微博和东方网微信视频号同步播出。
作者:王筱丽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