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出行按下“暂停键”,但居家阅读、静心思考不会停顿。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联、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报社特别策划“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题活动,已于4月1日启动,邀请沪上学者、作家为读者做“1+N”推荐——可以推荐一本优秀图书,也可组合推荐一首乐曲、一部电影,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阅读观赏经验,共同彰显读书有力量、同心向春行的信心与希望。活动将持续至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今天,作家陈丹燕推荐图书《十日谈》、电影《屋顶上的轻骑兵》,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国希教授推荐《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
陈丹燕推荐语:
现在读书,没有比这本更合适的了。
我还是十几岁时读的这本书,后来很多年未读,2002年左右找出来读,却是为了去佛罗伦萨,想去看看故事里提到的郊外小山丘上的小城别墅,那一路,还路过达·芬奇做飞行器的小村子。那次读书,比少年时代懂得多一点。但始终没有get到瘟疫压顶的漏夜讲故事,对世界和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感情。
都说卜伽丘创作的《十日谈》,是文艺复兴的伟大著作,在欧洲文学史课上,其中心思想和时代背景我也都学过了。然而这次读书,确是情景浸入了。原先还和五个朋友家庭讲好,如果真的上海发生疫情,就一起住到松江去,想的也是能漏夜讲故事。其实讲的不光是故事,还有每个人对生活与世界的回望。一定很有意思。但是没有实现。封控开始了,大家还是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文学史上讲这本书,都是在讲如何讽刺教会的虚伪,如何诚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与人心,都是讲跟文艺复兴相关的东西。现在读,不需要考虑这些,反而看出来很多东西,有现实的好处。这本书让我想念意大利,黑衣教的修道院我也住过,褐衣教的也住过。这本书里有一种人在危机时被迫激发的幽默感,应和了前两天大家在直播间拿着菜跳舞。《十日谈》里有不少可以会心一笑的细小处,令我惊叹它的生命力。
很早以前看的一部电影。全城瘟疫,又有人追杀他,那个年轻的骑兵只能在圆瓦屋顶上奔跑,但屋顶上的世界是那么美好。
印象很深的是那个小伙子爬在屋顶上的场景,那时电影里出现了一段意大利歌剧式很辉煌的音乐,想起来很感动。人在危机中会格外感受到美好的存在吧。
今天太阳也很好,如果我能在屋顶上,内心肯定也会涌起这样的音乐。也许我心中就想做个屋顶上的骑兵。
高国希推荐语:
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和小区道路上空无一人,偶有志愿者“大白”和“小蓝”辛苦奔波的身影。静下来的生活,读书授课一如往昔。正是那些最美逆行者,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捍卫着我们生活的一方安宁。一个问题始终萦绕着我们: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情势下,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筑起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这体现着中华民族怎样的伦理文化传统?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什么样的精神价值支撑?这又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什么样的关联?
朱贻庭先生《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值得推荐给大家。这本书引发了我们深入思考:作为中国人,我们秉承了什么样的文化基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什么值得我们追求。
中国素以礼义之邦闻名于世,伦理被我们的先辈视为人的本质,“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民族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命脉,贯通至今,如何成人,人应当如何生活,社会如何小康大同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这本书是反对“学术功利主义”之作,是朱贻庭几十年来学术研究的结晶。书中提出,中国古典伦理学是“情为基础、情理交融”的道德认知方式,是“道之大原”“修养境界”的“天人合一”。这种运思方式、思维模式,形成了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民族特点。以先秦儒家为主的哲人群体形成的“源”,经过后来各个时期的儒家学者以各自所处的社会存在为“原”,吸取“道”“佛”等思想资源,不断进行“源原整合”,赓续至今,构成当今再写中国伦理学的丰富文化资源。
书中条分缕析探讨了重义、由义、公正、民本、仁爱、忠恕、诚信、和实生物、和而不同、重己役物、天人合一等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承接和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之神,就要使这些价值理念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经由“古今通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之“神”与现代文化之“形”的衔接,涵养、延续民族的“精神命脉”。
图片来源:出版方、剧照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