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通高波的电话之前,记者和他约了几次。就在采访当天下午,高波还冒着瓢泼大雨给小区里的居民运送物资。当晚,记者再度问他的时候—— “麻烦再等我15分钟”,大雨夜,风尘仆仆地回家之后,高波和记者通了电话。
每当小区里面负责团购的团长在群里一喊“物资到了”,高波第一时间冲出去,带领“消杀组”的成员们进行消毒杀菌,紧接着再搬运,目前小区53栋楼中,每一栋楼都有用于“消杀”的专用水壶,从小区大门口到挨家挨户门口,小区的所有公共场所都有专人进行“消杀”。
“思路清晰、做事果断、有勇有谋,满满的正能量”,在该小区业主群里,有居民如是评价他。高波表示,这份赞誉属于由数十位居民组成的“消杀组”,而并非是他个人。他反复强调,“希望聚焦的不是我个人,而是小区的一整支消杀组” 。
口述人:高波
采访整理:汪荔诚
在小区4月1日正式封闭之前,就已经产生了一例阳性和一例无症状,当时快递运进小区的时候都没有消杀,对此,居民们都忧心忡忡。是否需要组成专门的消杀队伍?这个念头开始逐渐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在小区里进行“试点”之前,这样的方法已经在我的工作单位使用过了,3月中旬,工作单位因为疫情的缘故进行封闭,那段时间我住在单位,用了两周的时间,参与筹建了一支较成熟的志愿者队伍。
3月31日,我回到了家中,想到小区既是我们的家,更是我们战疫的前沿阵地。在这个阵地上,面对新冠这个看不见的敌人,我们既要学会“静”,更要善于“动”。静,就是居家办公,宅家生活,带领小区居民在家里安静、安好地过好每一天。我琢磨着:是否可以把学校使用过的这一套模式复制到小区里进行使用呢?
有了这样一个想法之后,我开始思考如何行动。首先,应该组建抗疫统一战线群,以共产党员为核心骨干,聚集民革等民主党派和群众的抗疫力量,化散乱为有序,齐心协力护小区,并组建保生活与保医治两个信息小组,以相对集中的团购形式保障小区的民生需要。
4月9日,我就团购和快递配送方面,开始草拟告知书,在团购报批规定、团购渠道要求、可团购的四类物资类型、台账模板、商品分发方式与时间规则都进行了确认——在团购原则方面,我制定了“所有团购物资团长在开团前必须至志愿者处报备,否则不予配送”的规章制度,还规定团购需选择正规的团购渠道,必须具备“上海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企业证明”“营业执照”“车辆通行证”三证齐全。
我将居民需要的物资分为四类——包括米面蛋奶、防疫用品在内的一类物资,每周开团2次;蔬菜、肉类、保障类速冻食品属于二类物资,每星期开团1-2次;水果以及小区附近的百合园大药房二楼售卖的生活物资每两周开团一次;零食、饮用水、软饮、咖啡、烟酒等四类物资暂时不开团,等后续小区疫情缓和了再议。
小区里,有一个200人左右的志愿者群,其中有不少是党员,在这个群中,我联系了部分居民,成立了负责给物资消毒的“消杀组”,负责搬运物资的“搬运组”以及负责分拣物品的“分拣组”,其中“消杀组”总共有17名小区居民,五六个人一组轮流进行搬运,等待物资已进入小区,志愿者就分组上前进行消毒。
4月12日,在征得居委会主任、书记以及各个团的团长的意见后,这个计划开始正式执行。迄今为止,志愿者很配合,居民的反响也非常好。有的居民还幽默地表示,“宁愿再坚持几天,看看能不能把这个病毒饿死!”
目前,消杀组的成员在居委每天一次楼道消杀的基础上,还要落实二次消杀,并划定团购物资到达后的集中消杀场合。
在应对抗疫物资不尽充足的现实,我们目前已经两次发动居民集体出资,采购志愿者的防护服、快递商品与楼道的消杀设备与消毒水液。
在我看来,大灾大难面前,共产党员的想法就是两点:一是率先行动,不抱怨,不懈怠,以奋勇争先的姿势彰显引领者的风采;二是带领群众,不牢骚,不埋怨,以同心断金的集体力量创造共克时艰共向未来的气势。
(因采访对象要求,口述者为化名)
图片来源:被访者供图
采访整理:汪荔诚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