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4.23世界读书日,受新冠疫情影响,上海很多市民仍处于居家防疫之中,往年热闹的线下沙龙按下“暂停键”,多姿多彩的书香文化活动在“云端”涌现,凝聚起书香守“沪”的精神动能。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联、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报社特别策划“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题活动,自4月1日启动以来,在学界出版界和广大读者中产生热烈反响,成为这个春天上海抗疫交响中“读”树一帜的特殊“阅”章。截至昨天,已有50余位作家学者通过联合推广平台,推荐一批文学经典、人文社科著作,有的还加推了中外名片、名曲、名画,分享多元阅读欣赏体验,引发全网广泛关注,彰显了读书有力量、同心向春行的信心与希望。
“让我们感动的是,几乎所有受邀嘉宾都在最短时间内用情用心写就导读导赏文字,全国出版同行和海外朋友纷纷点赞留言,表达了与上海人民同心抗疫、共克时艰、期待早日迎来春暖花开的真诚祝福。”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谈到,疫情对城市常态化经济生活造成重大冲击,也对阅读活动带来严峻挑战,但内容创新和产品质量是对冲不确定性的重要法宝,跨界、开放、融合是释放内容生产力的必然选项。“上海出版人有责任有信心继续弘扬出版的价值、阅读的力量,为这个时代和这座城市构筑精神脊梁和人文‘虹桥’。”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当居家有了整块时段,我鼓励大家真正读几本完整的书,而不仅仅只去摘录几句金句。”在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王为松看来,读书能丰富精神世界,帮我们坚守底线、明辨是非,既知敬畏,也敢作为。随着上海的城市活力日益恢复,人们坚信,读书、春天和爱,一直与我们在一起。
城市面临“大考”,如何读懂“社区中国”
此时此刻,我们尤其需要好书让彼此“靠近”。沪上党史专家刘统、忻平、徐建刚,学者沙海林、陈恒、严锋、袁筱一,作家马伯庸、路内、陈丹燕,出版人潘凯雄、徐俊等50余位嘉宾陆续分享好书,希望更多人缓解焦虑情绪,增强抗疫信心。
随着越来越多党员向社区报到,以社区力量筑牢“抗疫”根基,广受关注。“前不久有市民与居委会书记对话录音在网上刷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社区’缩影,国家最基层、最现实、最复杂的单元。”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市政治学会会长桑玉成推荐《社区中国》帮助读者理解社区。市社会学会会长李友梅推荐《公共性及其实践——中西古今之间》时谈到,面对疫情突袭,人们从固守一隅到邻里帮扶互助,生成了维护社会整合的纽带性力量,体现了人类的社会韧性。
“最近一段时间,一边忙抗疫,一边也在思考,如何应对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如何统筹抗疫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市社联副主席、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权衡重温《追赶接力: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他认为,这本书对于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发展质量、培育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等具有启发意义。
红色基因始终流淌在上海的城市血脉中,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王国平推荐《不负人民:解码伟大建党精神》,在他看来,这场突如其来的阻击战、攻坚战,既是对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也是对全市党员干部学思悟践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检验。当“不负人民”成为解析百年大党成功的精神密码,读者能从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根”和“源”。
读史启迪当下,人的智慧备受考验
同心守“沪”,只因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赓续,没有断流,这在世界历史上独树一帜,其深处的力量之源是什么?
“疫情期间宅居家中,正是静心读史的好时机,在书中品味中华千年文明源流,感悟不朽人物的永恒瞬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推荐纪录片《中国》同名图书《中国:从春秋到盛唐》《中国:从天宝惊变到辛亥革命》,两部书勾勒古今思想源变,呈现家国情怀与民本思想的诞生。
漫长岁月长河中,人与疾病走过了怎样的搏斗史?程永新再读《霍乱时期的爱情》,陈丹燕重温《十日谈》,潘凯雄推荐《白雪乌鸦》等,“眼下疫情环境里人的智慧备受考验,人的耐心和韧劲更面临着巨大挑战。”评论家汪涌豪重读《病玫瑰:疾病与医学插画的艺术》,认为其价值不仅帮助人了解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巨大生命灾难,重新理解上世纪逐渐建立起来的人类医学伦理,还在于展示了人与疾病的抗争历史,人面对痛苦与死亡所表现出的勇敢高贵。
当镜头拉到最近“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孙甘露推荐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及同名电视剧,“《人世间》为普通人塑像,为平凡生活讴歌,原著小说有三卷,电视剧有58集,叙述平实舒缓。作为同时代人,读来感慨万千。周家三兄妹等经历了各种困难,时代和个人交错层叠,但人物身上所展现出的善良、正直、坚忍、豁达,此时此刻给经历疫情的我们以勇气与安慰。”
“岁月流逝,山河沧桑,中华民族不屈精神还保存在这条道路上。”军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统最近在读《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跟随书卷“重走”西迁路,寻访历史遗迹,感受澎湃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传统。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