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演六场后再加两场,回想起今年年初沪语话剧《雷雨》的演出场景,沪剧名家、宝山沪剧团团长华雯至今难忘。沪剧演员跨界话剧舞台,这部一度被认为华雯“不务正业”“叛逆”的作品上演后获得了业内和观众的好评和关注,将于本月底再度与沪上观众见面。
“有学生、有白领,观众80%都是年轻人。”华雯对记者表示。沪语话剧《雷雨》根据曹禺经典剧本修改演出,由文华奖作品《挑山女人》原班演员共同打造。试水方言话剧,这对宝山沪剧团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摸索。为了完成高水准、严谨的舞台呈现,院团放弃习惯的演出模式,邀请青年幕后团队加盟,将沪剧原有的表演、配乐打碎重来。
华雯自称是“靠上海话吃饭的人”,然而,传统戏曲观众群固化的现象让她萌生了“要做些什么”的想法,为了突破自己,更为沪剧赢得更多观众。有感于沪语文化的热潮,她与制作人许霈霖一拍即合,决定在全新的领域冒险一次。“方言话剧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独特标志。”许霈霖表示。上世纪60年代,戏剧大师黄佐临就曾把方言话剧视为独立于普通话话剧的艺术形式。
此番再度登台亮相,宝山沪剧团也将在演员表演和语言上再度打磨,进一步寻找30年代的上海话,为观众呈现原汁原味的老上海风情。“我们日常说的上海话是当代沪语,与过去的沪语有些许不同”,华雯以“老好”为例,“要说‘交关好’或者‘侠气好’才更贴合剧中的氛围。”
市场反响是对投入最直观的展现,在首轮演出时,台上的华雯敏锐地捕捉到台下年轻观众与中老年戏迷对于剧情不同的反应,这样的差异也为她的表演带去了新的思考。“我们是小制作,但都怀着一颗敬畏舞台的心,把对传统戏曲新模式的探索和希望寄托在这部作品上。”华雯表示。
沪语话剧《雷雨》将于8月31日至9月2日献演于天蟾逸夫舞台。
作者:王筱丽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