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这次‘老朋友’们的聚会,家父一辈子豁达快乐,唯一苦恼的,就是病后离挂念的儿童远了”。昨天,浦东图书馆联合上海市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举行“给巨人写书的人——任溶溶先生纪念展”开幕式暨研讨会,向任溶溶致以深深怀念和敬意,在儿子任荣康眼里,父亲注重道德感和责任感,性格外圆内方,“他不喜欢人家喊老顽童,那种嘻嘻哈哈的,他坚持人生是要有责任的。谢谢你们诉说心中珍藏的属于自己的多面任溶溶。”
杰出翻译家、出版家、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于2022年9月22日晨在沪离世,享年100岁。为纪念这位为儿童文学事业奉献一生的泰斗,在场嘉宾追忆和任溶溶相处的过往点滴,缅怀他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任溶溶先生只是出一趟远门,他的一生丰富多彩、生命力饱满、创造力涌动,为人坦诚,可亲可爱,他从未远去,一直留在大家的心里。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永远不会远去的,他的文字是永远的,他也便是永远的,因为他的精神是不灭的。”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通过视频表达了思念。
任溶溶学贯中西,童心永驻,八十载笔耕不辍,在儿童文学翻译、创作和出版领域成就斐然,陆续译介《安徒生童话全集》《木偶奇遇记》《夏洛的网》等,写下《没头脑和不高兴》等佳作,为儿童文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任老的创作与译作洋洋大观,滋养了一代代中国孩子的精神成长,也为众多创作者开启了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
展览以任溶溶先生及其家人、友朋捐赠、借展的物品中选取他的著作、手稿、荣誉、照片等资料共计172件。设12个展柜、一个书桌和两座书架,以期展示先生在儿童文学领域创作成就,让读者在展览现场瞻仰先生的珍贵手稿、翻译及创作作品,缅怀这位守望中国儿童文学巨匠。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月15日。
“他是唯一能把创作和翻译都做到顶尖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拥有坚定的信念,也有天籁般的心境和乐天精神,他可大——用伟大的文学光辉照耀着中国儿童文学,也可小——一颗纯粹、小小的童心伴随他一生。”中国作协儿委会副主任、上海作协副主席秦文君回忆和任老认识40年的往事无比感慨。
“一个总是夸别人了不起的人,自己是很了不起的!”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在任溶溶88岁时,曾问任老为什么不爱开研讨会?任溶溶说:“我怕朋友们为了让我高兴,说我好话。但我更怕热闹后的寂寞。如今他在天上,一定会听见我们的赤诚和情谊。”殷健灵说起“给巨人写书的人——任溶溶先生纪念展”标题的由来——60多年前任老出过诗集《给巨人的书》,“巨人”是任老对少年儿童独特的称呼,体现了他对小读者的尊重和热爱,期待孩子成长为栋梁之才。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梅子涵教授坦言,虽和任溶溶先生接触不多,心里对他却有许多丰富情感,因为任溶溶用随和性格和温暖事迹感动着他。他说任溶溶先生是“文学挑担者”,他的扁担就是创作工具,晚年时期仍用铅笔和小学生练习本进行创作。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对儿童文学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他是怎么走过百岁人生中的那些艰难岁月,又是怎么跳脱出凡人都有的烦恼与苦闷。人们将他的长命百岁归功于他乐天的性格,而令其始终保持达观的,是他在内心开凿了一条重返童年、秒回快乐的绿色通道——那就是写啊写,为孩子写,也为自己写。”儿童文学作家张弘在书面发言中表示“都说任溶溶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因为有任溶溶很幸福。我想斗胆加一句——任溶溶爷爷肯定也会赞同:任溶溶也因为儿童文学而有了一生的幸福。”
张弘认为,任老用快乐定义唯一的童年,但他的“快乐”绝不是“搞笑”更不是“段子”,而是孩童天性的释放、是“我的人生我做主”的那份洒脱与机智。正因为有这份由内而外的潇潇洒洒、快快活活、自由自在,才能去悠游世界儿童文学之林,才能开拓跨越世纪的儿童文学新气象。
“他是当代中国少见的在创作和翻译两方面同时拥有重要影响的作家和翻译家,为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了久违的游戏精神。在《没头脑和不高兴》《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等作品背后,是童年的嬉戏、顽皮和狂野,看到的是童年的自己,是永远在场的童年观照。”儿童文学的评论家、中国寓言学学会会长孙建江通过视频表示,任老在创作方面给中国儿童带来游戏精神;翻译方面时间跨度长、数量大、涉及语种多、题材广、品质优异,是一座高山,高山仰止。
“任溶溶先生直到去世一个月前才搁笔停止写作,坚持写作到100岁,到生命的尽头,写作给他带来了快乐。”儿童文学作家简平感叹,任老始终如一的赤子之心,永不熄灭的创作激情,教科书般的翻译和原创实践都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任老的音容笑貌总那么随和,在平易性格后面,又有很多严肃而重大的追求,他对那些老同事老同仁就像对经历过百般征战的老战友一样。”儿童文学作家任哥舒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资深编辑赵平分享《任溶溶译文集》出版背后的故事。《任溶溶译文集》总字数近千万字,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并获评第十六届上海市图书评选一等奖——这都是对任老一生杰出成就的肯定褒奖。儿童文学作家周晴说,任溶溶先生得过很多重要表彰荣誉,两次获陈伯吹奖杰出贡献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还有宋庆龄樟树奖等,代表了他一生的卓越贡献。
1953年《少年文艺》创刊,当年八月号就刊登了任老小说《我是黑人孩子,我住在美国》。“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经典形象创作也与《少年文艺》息息相关。儿童文学作家谢倩霓分享了任溶溶先生与《少年文艺》的深厚情谊——1956年1月,《少年文艺》编辑约稿,任溶溶来到南京西路上海咖啡馆,要来一杯咖啡,铺开稿纸,便开启创作,随后便在《少年文艺》2月号首发。
采芹人文化资深编辑王慧敏讲述任老鼓励儿童文学新人的故事,他常对后辈说“了不起”,鼓励他们成长,“任老也是语言文字工作者,幽默可亲,读起来就让人眉开眼笑。”
“上海的儿童文学正因为有任溶溶先生等前辈而成为中国儿童文学高地和世界儿童文学对话的代表性平台,也希望新一代儿童文学工作者能从像任溶溶先生这样的前辈中得到启示,使儿童文学长青。”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
曹忠馆长向任溶溶家属任荣康颁发捐赠证书,“感谢任老和任老家属对基地的支持,作为儿童阅读推广者,要像任溶溶先生那样对儿童文学事业怀着至诚的热爱,继承他的梦想和愿望,继续为儿童文学事业而努力。”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