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上海音乐学院获悉,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常留柱教授于1月30日凌晨五点在上海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去世,享年90岁。
常留柱从小喜爱音乐,在中学阶段曾随周启坤老师学习声乐,1954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葛朝祉、刘振汉教授。1960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并留校任教。同年支援边疆去西藏,在西藏歌舞团从事演唱工作20年。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和声乐教员工作,并先后担任歌舞团副团长、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自治区第三届人大代表和人大委员等职。
常留柱所创作并演唱的西藏歌曲《我心中的歌献给解放军》被录制成唱片,曾风靡全国。并出访尼泊尔及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等国。1980年回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任教。从1987年至1996年担任系主任工作。
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北京的金山上》的首唱者是常留柱。《北京的金山上》由马倬先生于1961年在西藏歌舞团工作期间创作完成,曲是马倬在山南酒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词由马倬创作。
民族声乐,顾名思义,是一种根植于本民族土壤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并受到本民族人民喜爱的歌唱艺术。作为从事民族声乐的教师和歌唱者,常留柱教授认为,应该把学习和继承传统民族声乐的演唱艺术当成一个重要的课题。
“现代音乐院校民族声乐专业的教学要求培养出具有科学的发声方法,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又要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民族声乐演唱人才。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继承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如发声方法、吐字规律、润腔手法和体现感情风格的演唱技巧等,同时还要借鉴和吸收西欧声乐演唱方法的先进理念和具体训练方法,以达到创新。”在刊载于《歌唱艺术》2019年第1期的文章《我的民族声乐教学理念与实践》中,常留柱教授这样写道。
以下节选自《我的民族声乐教学理念与实践》(作者:常留柱)
我的歌唱与教学实践
1960年,我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虽然已经确定留校任教,但是当时正值西藏民主改革,需要大批内地干部支援,于是我以“上音”教师的身份在西藏工作、学习二十年,在位于拉萨的西藏自治区歌舞团从事民族声乐演唱和教学工作。一个汉族歌唱演员,原来学的还是“洋”唱法,而面对的听众却主要是广大的藏族人民,应该怎样更好地为他们服务?说简单点儿,也就是唱什么?怎么唱?这是当时摆在我面前亟须解决的首要课题。
为了应付工作的需要,把藏文注上汉字音标,依样画葫芦学上几首藏族民歌倒也方便,听众也喜欢,但光学音不知意,不能真正唱出藏族人民的内心感受,总觉得不是滋味。于是我决定从藏族民歌中吸取营养,下“海”采风,成为藏族文化的知情人、知音者。我学习藏语,广交藏族朋友,同游“林卡”(公园),同庆婚礼,盘腿而坐,同捏糌粑,共饮酥油茶,从中探索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动听的藏族民歌。
通过和藏族人民的深入接触,我了解到藏族民歌之所以能如此受到广大藏族、汉族群众喜爱,除了它丰富的内容、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演唱形式之外,在他们的山歌中若明若暗、忽隐忽现的真假声交替和似断非断的嗽音,“囊玛”“堆谐”中元音色彩变换和独特的装饰润腔手法,藏戏、酒歌中常用的特殊顿音——缜固等,已不只是单纯的演唱技巧,而是深刻体现藏族同胞内心感情的重要手段,是藏族民歌中的精华,是我唱好藏族民歌必须掌握的演唱技巧。于是我到处寻师访贤,向藏族戏曲老艺人和民歌手的学习民歌,努力掌握这些体现风格特色的演唱技巧。
与此同时,首唱了《在北京的金山上》和由我创作的《我心中的歌献给解放军》等藏族风格的歌曲,并在演唱时把我在学校所学的西欧传统唱法中的歌唱要素适度地融入藏族民歌的演唱方法中,使得歌声流畅自如,吐字(包括藏、汉语)准确清晰,既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和韵味,而且又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时代感,因此深受藏族和汉族人民的欢迎。演唱其他民族风格的歌曲时,也同样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在1979年西藏全区藏族民歌演唱比赛中,我和才旦卓玛同时获得一等奖,我也因为成绩突出,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一等先进工作者”,荣立三等功。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这种将西欧声乐歌唱发声理念和训练方法融入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和教学的现代概念的民族声乐教学方法,确实是非常符合时代要求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民族声乐歌唱方法。
在西藏期间,我不但学会了演唱藏族歌曲,还写出了具有浓郁藏族民歌风格的歌曲《我心中的歌献给解放军》。说起这首歌创作过程,也有着一段非常美好的记忆。一次去尼泊尔演出的归途中,汽车行驶在平坦的公路上,群山掠过,眼前是深邃的深谷,我们的解放军和民工就是在这样的群山峡谷之间历经万难,修筑了这条友谊之路。修路部队和藏族民工队为了欢迎演出队的到来,送上一首欢迎词:“不敬青稞酒,不打酥油茶,采上一束玛花,献给你们,祖国派来的亲人”。多么诚挚、纯朴的语言,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联想到解放军驻藏部队在建设西藏、保卫边疆的过程中所做出的丰功伟绩,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该歌颂的是他们啊,可爱的藏族同胞和解放军!
带着这样的激情,我写下了这首歌曲。歌词开头直接引用了藏族同胞那首欢迎词中的语言,歌曲前段的曲调选用了一首与歌词情趣相吻合的后藏民歌“果谐”(圈舞,节奏热烈欢快)和“堆谐”(优美深情的旋律)作为基本素材创作而成,体现了藏族人民对亲人解放军的感激之情。后来,我倾心地演唱了这首歌,受到藏族人民的喜爱,并在全国广泛流传。内地的同志,也从这首歌中体会到藏族同胞与解放军鱼水不能分的情谊。
教学经验与体会
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发声状态和习惯,需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1980年,我回到上海音乐学院从事民族声乐教学工作,先后共教过十四个民族的声乐学生(包括民族班、本科、硕士研究生),他们天资聪慧、学习刻苦,但在歌唱发声方法上也各自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我坚持在教学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在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而且也能保持他们各自民族的风格特色。其中的许多人毕业后,不但成为当地主要的歌唱骨干,而且在全国性的声乐比赛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如肉孜·阿木提获得“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金奖;单增、仓决卓玛、赵勇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比赛”金奖;朝伦巴图获得文化部主办的“西部民歌大赛”金奖;巴音布拉格获得“首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和“‘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比赛”民族唱法金奖;阿普萨萨获得“中国红歌会”金奖、是2012年“我要上春晚”节目选拔比赛中最后决出“直通春晚”的三名优秀选手之一,等等。
我还陆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汉族民族声乐人才,如陈剑波、李涛、张露、赵艳、晏默、梁彬、石春轩子、税子铭等,他们分别在教学和演唱中都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作为一名声乐教师,我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能力,养成多听、多看、多学、多思考的习惯,以丰富自己各方面知识与修养,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学生教学的实践总结,达到教学相长。
“常留柱教授主动申请到西藏工作二十年,为藏族同胞唱歌、写歌,和藏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回上海休养。常留柱教授此后一直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全身心投入中国民族声乐事业中,他潜心教学,淡泊名利,胸怀宽广,低调谦逊,美人之美,支持创新创造,力推新人新作。他自觉运用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开发中国传统声乐曲目,借鉴西方声乐艺术,不断夯实中国民族声乐根基,推动中国民族声乐走向世界。他多次欣然受邀为古谱诗词项目组做讲座,做指导。他培养的新一代学生梁彬、陶尚兵、熊雷、张琪、陈梦涵、郭守君等已经成为小有成就的青年歌唱家,为传承民族经典,唱响时代精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分外感念常留柱教授,我们将努力继承常留柱教授的遗志,继续推动中国民族声乐发展。”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杨赛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时说。
部分图文综合自《歌唱艺术》《新风雅国学》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邢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