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场展览——“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上海博物馆连续多日堪称市民游客出行地中的“顶流”。自展览开幕起,排起的长龙成为博物馆门前的常态,其中不乏拖着行李箱的外地观众;热门时段预约观展,需要提前一周拼手速;首开夜场当天,近万人走进博物馆……如此火爆程度,指向大众对于高品质文化供给的旺盛需求。
为展览而疯狂,在申城其实并不鲜见。仅上海博物馆,就曾有过多少艺术盛宴点燃人们的关注度,汇成一道道温暖的城市文化记忆,从2002年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到2012年的“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从2017年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到去年的“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眼下在全城范围内,亦有不少展览让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例如浦东美术馆的“绝美之境: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与“动感视界:来自泰特美术馆的欧普与动态艺术馆藏”、西岸美术馆的“万物的声音——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二)”与“她们与抽象”、东一美术馆的“乌菲齐大师自画像”与“现代艺术100年——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珍藏”、中华艺术宫的“何谓海派”系列。
爆款展览的主题、形式、风格各不相同,其间却也暗含着共通的逻辑——精心策划、诚意筹备的优质艺术展览内容,与观众的反响、呼声几成正比,展览越是难得,人们越是不愿错过。据了解,上海博物馆“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展的筹备期超过两年;浦东美术馆每一个引进展的策划周期均在一年半以上,开馆展“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的孕育更是长达三年多;中华艺术宫“何谓海派”首展,由策展团队梳理近1500位画家、撰就十万余字研究成果作为强大支撑。即便看似冷门、小众的展览,也能因新颖的视角、有趣的讲述而“酒香不怕巷子深”。刘海粟美术馆正在举办的“慕琴生涯——丁悚诞辰130周年文献艺术展”即为一例。这个展览由百年前的艺术“多面手”丁悚展开彼时丰富多彩的上海都市文艺生态,因“自来水”不断累积口碑,最终应观众呼声之强烈而延期近一个月。
在上海,博物馆、美术馆多达约250座,全年举办的各类展览数以千计,这两个数字均位居全国前列,甚至可以说是惊人的。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充斥在各大艺术展馆的展览人气低迷,不少“开幕即闭幕”、业内称之为“无效展览”,实在难以吸引观众走进,更别提触动人心。不少展览多以租场形式存在,或为艺术家的“自吹自擂”,或为简单粗暴、无策展含量的“拼盘”,通常是“急就章”,短时间“搭建”起,开个三五天就“收工”。其存在的意义,大抵在于为艺术家、策展人履历“镀金”,抑或为艺术展馆“开源”,而在观众心中,着实刷不出“存在感”。有的艺术展馆全年办展数量多达三四十个,耗费了巨大资源,却难有一两个被真正记住。
随着近年来文博艺术展览趋热,人们的审美素养在不断提升,其中上海观众尤为“懂经”。这也在倒逼业内思考,如何拿出更多真正有“抵达度”可言的优质艺术展览。它们未必是超级大展或海外特展,但总有耐人回味之处,例如精心策划的主题、优中选优的展品、眼前一亮的展示方式、结合得恰到好处的专业性与公众性。而众多艺术展馆真正有待回应的,正是观众这种日渐“挑剔”的艺术口味。这无疑对馆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沉下心来、不急不躁,细细打磨每一个展览。而每一个展馆若是一年能推出三四个优质艺术展览,对于观者、对城市,就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精神财富。
当艺术展览的平均“成色”有所提升,爆款展览或许将未必那么“扎眼”,但城市美育的底色定将更加浓郁,百姓大众的文化获得感定将更加沉甸甸。
作者:范昕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