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与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日前入选了“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名录。(均馆方供图)
“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名录日前公布,入选的100个项目中近四成是改革开放以后兴建的建筑。以上海入选的12处建筑为例,上海大剧院、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等皆在20世纪90年代末落成。甚至,2003年建成的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2006年建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2009年建成的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等21世纪建筑也赫然在列。
这些建成时间相对较短的现当代建筑,为何值得被关注?
优秀建筑的考量标准,不应该严苛于建成年代
“不被关注,它们就可能成为被拆除或被改建的对象。”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如是表达发起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的初衷。他说,如今覆盖在中华大地上的建筑绝大多数都是20世纪建成的,相比历史悠久的建筑,它们的价值还未得到充分认识,其保护更未得到足够重视,部分在热闹地段的还容易面临被拆改的风险。比如,1959年建成的北京十大建筑中,就有被拆除的,很让人遗憾。
“历史链条不能断裂,我们要把20世纪诞生的优秀建筑保护下来。”单霁翔坦言,推介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中国好的建筑师树碑立传。改革开放后,国内建筑设计的机会很多。曾经一度,外国设计公司将吸引眼球但其实很平庸的作品带到中国不少城市,造成新的“千城一面”。40多年的实践,中国建筑师已迅速成长,有些作品不亚于国外优秀建筑师之作。“既然1973年建成的悉尼歌剧院可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跨越数个国家成组的作品可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建筑师的优秀作品也值得被长久保存,成为城市建设的典范。”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6年至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的百余位业内专家,共计向业界与社会推介了七批697个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其中,前三批以20世纪早期建筑为主,第四批开始将1949年以后的现代建筑大量纳入,今年的第七批更是不局限于20世纪,将视野扩展到21世纪前20年的优秀当代建筑,使其成为被关注、学习和传承的对象。
“优秀建筑的考量标准,不应该严苛于建成年代,而要充分关注它们是否对社会及城市曾产生或正在产生深远影响,概括起来即体现为:时代性、文化性、影响力、在地性。”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举例,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大剧院等一系列文化地标陆续建成并对外开放,它们极大地满足和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也体现了这一时期本土建筑师对传统与现代建筑元素融合的积极探索。比如,上海博物馆出自知名建筑师邢同和之手,“天圆地方”的独特造型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
对现当代建筑的价值认知,尚未形成科学评估体系
记者了解到,为了引起大家对申城现当代建筑的充分关注,上海市建筑学会、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和上海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不久前共同发布了“上海市优秀现当代建筑(1949-2000年)第一批推荐名单”,总计50处入选,涵盖各个时期、各个类型。
“建筑是时代的载体。历经沧桑的古建筑是如此,优秀的现当代建筑亦然。”据文物保护专家李孔三介绍,2017年,沪上启动上海市优秀现当代(1949年至今)建筑的价值评估课题与调查工作,缘起是华东电力大楼被“全新改造”事件。位于南京东路的这幢大楼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建筑师创作的一个典范,由于所属权易主,原先的办公楼要改为酒店,为此准备将原有外立面全部改变树立起新的形象,上海市建筑学会闻知此事并得到证实之后及时召开了讨论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栋建筑记录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方面的探索,是一幢优秀建筑,并且在经过近30年后已成为城市的重要记忆,外立面不应改动。之后,又在市规划局关心下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并且明确了保护的要素。这一决定最终赢得了建设方的大力支持,认为保留重要的建筑立面要素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可以给予这栋建筑更多的故事演义,从商业上来说也要比一幢新的建筑更有价值。华东电力大楼是幸运的,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但在全国范围内,不少优秀现当代建筑遭到破坏,甚至出现了一些莫名的新名词,如“保护性复建”“抢救性拆除”等等。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成熟期,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存量提质将是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基调。然而由于对现当代优秀建筑的价值认知还未形成一套系统、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未被纳入保护范畴,不当更新的风险仍旧存在,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毕竟,优秀的建筑遗产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独有的,而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作者:李婷
编辑:范家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