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居室求学(十)
在孔网线上拍卖,我发现杨伯峻先生的一页手稿:《老子词汇》初审意见,起拍价:1000元。我很早就喜欢读杨先生的书,他的著作我陆续买齐,一本也不缺。偶然发现他的一页手稿,起拍价我还能接受,就点一下屏上的小小锤头,表示本人有意。没想,我出价仅过去一天,就有人加价200元,一脚把我踢下台了。要不要再上?我犹豫片刻,先把那一页手稿存在图库,详细读了一遍初审意见,心想,我拍那一页纸的目的,不就是要摸摸杨先生手泽,学习他的审读意见吗?既然已认真读过,又不是要投资古董,待价而沽,还在拍卖场较什么劲?我一辈子都不和人争,何必破戒再在小小拍卖场竞争?不见圣人有言乎“及其老也,戒之在得”?如此一想,我就刀入鞘,转身走,离线。
夜晚坐在灯下,取出《杨伯峻学术论文集》,打开手机图库,把杨先生的审稿意见抄在书的尾页,又在目录标出,自称是“增订”版《杨伯峻学术论文集》。嘻嘻。
杨先生的一页稿纸起拍价标千元,至少给“编辑”一行加持;因为他不是书法家,身份不过是个学者型的编辑,了解他的人很少。这张“意见”,显示他的学术功底和眼光。对《老子词汇》这部书稿,他的第一条意见是:“此稿仅有‘词典’,没有注释,也没有研究结论。词典单行,作用未必很大。”这是说,这部词典仅是笔录《老子》书中的词汇集合成书,是个初级产品。紧接着,杨先生又在第二条意见详细说:“即以‘词典’部分而论,有时以‘词’为单位,一词为一条;又很多以‘词组’为单位,甚至有以语句为单位。一语一句列为一条的,如‘两不相伤’……可见建立条目毫无标准。”第三条意见,杨先生认为“各条解释似乎都是凭作者主观的想法”,举了几个例子,最后建议退稿。对一部书稿的鉴定,显示了这个老编辑的学术功底。
杨先生年轻时曾当过冯玉祥的幕僚,1957年还在湖南的一个民主党派任职、办报纸。在那场众所周知的“扩大化”后,一念回头,毅然脱离政治,过起学者生活。江隆基在兰州大学当校长时,曾敦聘他去任教,所以,有一个版本的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还有“兰州大学中文系”联署。在顾颉刚奉周总理之命“总其成”二十四史修订工作时,杨先生也参加这项大工程,顾先生看了杨的工作实绩,说“多几个杨伯峻就好了”。
杨先生家学渊源。在几篇文章里,他谈到他的叔父杨树达先生的治学经验及对他的影响。他校订、翻译、研究经典,编写古代汉语方面的书籍,嘉惠后人;我是他千千万万读者中的一个。
读陈原先生《记胡愈之》,有一章节是《东方红》。在文化部工作时,陈原跟着当时担任副部长的胡愈之出差,胡在聊天时说:他当年流亡印尼时,看见过一本年历,书名《欧家全》,内容相当于百科全书。欧家全是广东一家生产药品的企业,为了在南洋推广他家药品,就以皇历的形式,植入家庭生活常识,很受南洋华侨欢迎。
“胡愈老说,他也想编一部欧家全,即编一部包罗万象的通书,发行到农村去,成为农民的万宝全书。胡愈老在六十年代老是想农村,想农民,想农村文化,想怎样在农村中扫除文盲,如何向农民灌输科学知识文化知识。他又想到农村里很穷,很难抽出多少钱买书,最好一年买一本包罗万象,既实用又可以作文娱活动材料的书。这就是1964-1965年胡愈老亲自到农村读物出版社搞《东方红》的前奏。据胡愈老的设想,这部《东方红》有日历, 有日用知识,例如卫生知识 、医药知识 、编毛线的花样、沼气制造法,等等,也可以登很多很多广告,比如卖胶鞋的广告,卖各种药品的广告, 收买农村废品的广告等等。登广告可以收广告费,因为这部书发行量大——他说,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村人口,一家一户买一本就不得了——所以广告费特别高,收了很多广告费,书价就可以大大降低,这就适合农村人口的购买力,也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他还说,登的广告都要详细审查,货真价实才让它登出来,绝对不能骗读者。编辑部要时时刻刻为农村读者着想。”陈原继续写道:“胡愈老亲自带农村读物出版社的编辑下乡调查研究,亲自定选题,亲自设计内容,亲自审改稿件,后来,甚至亲自下印刷厂。”
这就是《东方红》这部百科全书式的杂志从创意到出版的大概情况。
童年时,我在农村看到过胡愈老“五个亲自”编辑的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有杨朔的散文《香山红叶》。书的上部是日历,分年月日,还有二十四节气;其他就是生产生活知识。这样的杂志书,是为“三农”量身定制的,创意来自分管出版业的文化部副部长胡愈之。胡是编辑出身,一辈子从事文化出版事业;陈原所记,是记下胡愈老为中国的农村农民作过的一件好事。
因了童年的记忆 ,我在旧书网买了几册《东方红》,从编辑出版的角度,研究这本杂志书的编法。在翻阅散发着霉味的旧书中,知道《东方红》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都断断续续出版,延续很长时间。
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之初,分田分地正忙,想的是如何解决农民的肚子,还没顾得上想农民的脑子。经过40多年的发展,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提倡文化下乡、文化惠民,农民的文化生活有了现代的形式和内容,连广场舞也普及到偏远的乡村,农村不再缺书。
《东方红》这样的杂志书,显然已过时,今天年轻的读者不会知道有这样一本曾经发行到全国乡村的奇特的书。我打捞起童年记忆碎片,怀念胡愈之、陈原那一代出版家……
>>作者简介:
卫建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审,著有散文随笔集《寻找丹枫阁》《陈谷集》等。
作者:卫建民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