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总书记的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全体中华儿女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引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这是关系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大事。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霸权地位,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通过文化符号系统的强势传播,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输出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从而实现世界文化西方化、西方文化普世化。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于打破西方文化霸权,进一步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上海是最具文化底蕴、文化活力和文化魅力的城市之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伟大征程上,上海理应走在全国的前列,勇当践行者、示范者、领跑者,这是历史赋予上海的伟大使命,也是上海主动作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人民至上,精准实施文化利民暖民工程
立足上海的站位、定位和方位,以破解百姓的急难愁盼为抓手,以满足百姓多样化文化需求为聚焦,更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导向,让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提升工程,持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拓展设施功能,推进设施社会化管理,扩大免费开放范围,创新城市大美术馆计划、大博物馆计划和社会大美育计划,让追求美、欣赏美、体验美、享受美、创造美成为百姓的生活方式。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倍增工程,以影视业、演艺业、娱乐业、电竞业等为突破口,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主导产业、头部产业、创新型产业、开放型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使新业态成为新增长点。
建设“三个文化”,彰显上海国际都市神韵魅力
深入推进红色、海派、江南“三大文化”建设,是上海新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打造初心之地、红色之城中,将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更多融入红色文化景点,让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成为红色景点的重要点缀。在海派文化传承中,更加注重挖掘红色文化、江南文化魅力,让海派建筑、海派艺术等更富内涵。在江南水乡保护利用中增加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元素,让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交相辉映。同时借助各种数字平台,将以“三大文化”为底蕴的各类优质文化内容送到“云端”,让老百姓在云游览、云观赏、云直播、云讲座等中领略“三大文化”风采,增加“三大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勇攀文艺高峰,更好树立上海城市文化形象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是城市最好的广告。《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传遍大江南北,《成都》《北京北京》让人流连忘返。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文艺的精品力作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适应建设新文化的要求,上海应大力推进新品、优品、名品、精品战略,进一步实施文艺原创提升工程,深化文化艺术领域创新改革,完善重大文艺原创激励机制,形成尊重原创、鼓励冒尖、呵护创新的支持机制,厚植文艺创新的土壤,让更多演绎上海故事、传播上海精彩、镌刻上海印记的既有温度又有筋骨的作品在上海产生,更好更快地形成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文艺繁荣格局。
加快数字转型,努力实现文化创新弯道超车
2022年上海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超过1万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已成为驱动上海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与此相适应,上海的文化数字化发展步伐也在加快,文化数字化应用广泛、成果突出。但同时,文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还不平衡。面临新时代、新目标,上海要积极适应网络化、智能化、元宇宙等高科技发展趋势,出台对标国际的文化数字化标准,加快提升数字化转型发展能级,拓展数字化文化发展路径和空间,尽快打造元宇宙背景下的全球数字文化之都,力争在代表新发展方向的数字领域走在时代前列。
创新国际表达,争做讲好中国故事标兵典范
数据显示,上海的米哈游开放世界游戏《原神》全球总收入已超过40亿美元,在全球各大游戏市场当中,国外收入已经占到总收益65%,在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大量玩家,游戏中的音乐、建筑、人物服装等都“搭载”着中华文化,彰显着中国精神,阅文集团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已上线约2900部中国网文的翻译作品,9部作品阅读量破亿,通过网络文化传播中华文化魅力。这些案例已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的生动创新范例。建设新文化更需国际表达,上海要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国际文化话语体系,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带动更多主体、更多文化项目出海,创新利用新兴手段传递上海声音、中国声音,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图源:pixabay
作者:符湘林(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