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高速增长与发展之后,上海拥有了占中国数量最多的美术馆,相应地建立起了体系相对完整和成熟的展览系统。但今天很多艺术在形态和观念上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导致许多艺术在思想观念、展示空间、传播渠道、影响人群等已经溢出了目前的展览系统。这些艺术致力于打破原有的定义与概念,探索和实践艺术在展览系统之外生发的可能性,通过一些非常规性的物质空间或非物质空间展开艺术创作,为艺术的开拓创造了更为宽广的交流、沟通的平台。倡导艺术介入生活,艺术赋能生活。
在这中间,笔者关注到有一类艺术,它们是基于当代的思想、文化、科技和现实而产生的,它们的作用与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讨论和互动主要集中在公共领域,因此可以被视作公共艺术的新形态、新案例,是对公共艺术的一种崭新拓展。“公共领域”是20世纪50年代汉娜阿伦特最早提出的概念,随后被哈贝马斯彻底概念化而获得独立的学术语境。它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社会成员能够不受政府干预地进行自由批判,商讨公共事务和参与政治活动。“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他看来,公共领域实际上就是为人们提供讨论和争论各种公共利益的社会文化生活领域。
庞海龙“宅生记”
2020年10月至11月,艺术家庞海龙发起的“宅生记” 第一回展览在上海徐汇区安福路225号私人公寓展出。作品打破常规展示,而是将其嵌入在私人公寓空间的日常生活环境之中,观者能进入作品内部,以沉浸式的体验去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试图呈现一场接近“无作品”的展览,在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之中发现艺术。因此,“宅生记”中观看的过程不只是观看,同时也是发现与确认的过程。观众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收获各种意外的惊喜。在这里,常规的观展经验、理论的某种注解不再有效,观众在熟悉的起居环境里,遭遇寻常与不寻常,感受到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在这个展览中,展示空间和展出方式相对私密的特征,与展览的公开性和观看方式的敞开化之间形成某种内在张力。这种私人空间的公共化,促成了“宅生记”所具有的公共艺术特性。
尽管公共艺术是一个历史生成中,不断被重新定义的概念,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公共艺术与私密的、私人占有的艺术不同,它强调的是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强调的是能够与比较广泛的社会人群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所以公共艺术发生必定发生在公共空间,这是公共艺术的一个必要条件。当然,这个公共空间,今天看来,它不是必须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实体的物理空间,如广场、街道、公园、车站、机场、办公大楼等等,它可以是精神文化空间,还可以是网络虚拟空间,或者大众舆论空间等等非物理空间。总之,这样的公共空间能够让公众有效地参与和互动,这里的公众既可是特定地域、社区的居民,也可以是特定社会阶层,以及网络社群等等。
如果按照上述对于公共艺术这些基本规定,那么我们来对照“宅生记”。“宅生记”展出的空间原本是一个私人公寓,但它在2020年10月至11月这段展出期间是向公众开放的。因此,它是私人空间的公共化,它让一个原本私人空间成为了一个临时性的公共空间。其次,公共艺术非常讲究与公众之间有效的参与和互动。那么再来看它“宅生记”,在这里,艺术遁形于日常生活之中,向每一个前来的观众敞开,毫无遮蔽,甚至可以进入作品内部,还和周边社区居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所以它是一种真正走进生活中的公共艺术,而不是在专业场馆里展出的艺术,它让艺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了生活中去,使得艺术与生活之间具有了某种流动感与连续性,让艺术起到联接社会,联接大众的作用。因此“宅生记”是以一种微观的、甚至是边缘化视角的底层逻辑,让艺术介入社会,改变人们的观看习惯,改变人们对于艺术的传统认知。
接下去,让我们来看看第二个案例:阿那亚的孤独图书馆。建筑师董功第一次来到阿那亚海边就感受到了一种诗意的孤寂感。之后,他便在秦皇岛南戴河沙滩上,距离海岸线仅60米的地方,设计了一栋简约别致、通体由混凝土构造的建筑。这是一座三联书店海边的公益图书馆,因为孤零零地矗立在空旷的海边,因此被称之为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实际上,这栋建筑与其说是图书馆,不如说更像是一件大地艺术,默默地生长于海水与沙石之间。而它建成之后,通过社交媒体而引发的网红效应,更像是一件事件类型的公共艺术作品。
2015年,一条全网播放量达8亿的视频《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引爆整个国内网络世界。博尔赫斯那句“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具有煽动性的宣传文案,直戳文艺青年们的小心脏。那年,社交媒体第一次发挥出超乎想象的蛊惑力量,许多北京和周边城市的人看了视频,立马决定去参观。所以,视频刚发出几天,图书馆就开始每天被超过2000名前来拍照的游客围绕,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因此走红,直到今天还是文艺青年们的打卡圣地。孤独图书馆之所以爆红,可能有很多原因,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正好赶上了短视频时代的红利,现在热门的流量经济与粉丝经济在2015年正在兴起,无数文艺青年和中产阶层为了出片,为了在社交媒体中的树立具有文化品味和审美个性的人设,从各地纷纷慕名赶去阿那亚,这样的盛况,在传统纸媒时代是难以想象的。互联网可以连接一切,也可以整合一切,通过社交媒体,阿那亚逐渐在网络世界中建立起一个品牌社群,增加了网民对这个品牌的关注与参与度。
阿那亚的孤独图书馆
试想,在宽阔海面的映衬下,孤独图书馆傲然挺立,有风骨,有腔调,还有孤独与凄美,这样的气质和调性,吸引了无数在大城市打拼或成功或不成功的成年人,特别是来自首都的城市中产。在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开始出现圈层化、个性化的追求,孤独图书馆成为北京中产安放情怀的理想之地,他们通过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图书馆,或者说精神家园来佐证自己“我和你们不一样”。与此同时,阿那亚通过孤独图书馆,聚合起一群志同道合的业主。他们在生活层面,强调有品质的简朴和有节制的丰盛;在社群层面,重建人与人的亲密关系,重建熟人社会;在精神层面,提倡回归家庭、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孤独图书馆建成之后,阿那亚又推出了礼堂、美术馆、音乐厅、剧场等精神建筑,举办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慢慢变成了北京周边的一个文化飞地,更多的年轻人特别是文艺青年愿意到这里,感受美好的氛围。
面对这样网络现象,也有人认为,阿那亚这个图书馆从本质上来说,它根本就不是图书馆,因为没有人在那里看书,都是来打卡拍照装逼的。真正看书的人也不会到这里来看书,住这里的居民会借书回去,所以它其实就是一个地标性景点,一个用来凹造型的网络打卡点。但不得不承认,孤独图书馆本身的创意非常好,它用文化和创意带动了整个大社区的活力,并在网络世界引发大家的讨论和热议,它其实更像是一件引起大家关注的公共艺术作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网络社交媒体的效应,这座孤独图书馆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栋建筑的功能价值,也大大地溢出了一座图书馆的文化价值,人们从全国各地赶到阿那亚,更多地为了寻找和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一方面,它的实体在阿那亚海边这样公共空间中存在,另一方面,它在网络世界中以各种自拍或被拍的方式存在,它所具有的话题性,持续引发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当代的互联网公众,是由关系和连接来定义的。他们在网络世界中,首先因为使用社交媒介而连接起来,接着由于参与讨论而被形塑,最后在线下实体世界中被相互照见。而公共艺术是一种侧重于追求社会意义,希望在社会公众的参与、互动中进入他们的生活,影响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通过孤独图书馆,我们看到,关系型公众塑造了以社交和互动为目的的日常公共生活参与的新图景,由此也诞生了与之相应的新型的公共艺术形态。
再来看第三个案例,《0.7%的盐》是艺术家蒋志创作的一部长为8分多钟的影像作品,拍摄的时间是2009年。在8分多钟的时间里,艺人钟欣潼(阿娇)站在一块白布前,淡妆、散开头发,鼓风机将发尾吹起。蒋志不告诉她要怎么做,也并不做任何指导。阿娇先是笑,美人星眸,不发一言。不一会儿,她移开眼,表情慢慢变化,有泪光在闪,点点汇积。最终阿娇望向镜头,就像望向屏幕后的每一个人,泪痕蔓延。这件作品,由于人的眼泪里含有0.7%的盐,蒋志取名《0.7%的盐》,而流传更广的叫法是:阿娇的眼泪。
蒋志《0.7%的盐》
在蒋志的镜头前,阿娇卸下角色和社会语境,还原成一个单纯的人。蒋志说,大家可能忘了一点,一个沉默的、微笑的、貌似倔强的姿态也许更悲痛,而大众却希望看到那种物质——略含盐分的液体,以此满足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和假装脆弱的心灵。就像一台电脑屏幕,什么样的预设,就会显示什么样的,符号性都是大家给加上去的。我想拍摄一个简单的,由笑到哭的一个过程,基点是眼泪,是一个标志,本身不具有任何意义。每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心里猜测,往往是不准确的,往往是自己臆想的,不是她所想的。蒋志认为,世界是在每个人的主观作用下生成的,对人来说,没有外在的世界。
蒋志创作的《0.7%的盐》这件影像作品,笔者也将其归为公共艺术作品,其依据是,这件作品之所以成立,是基于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人所共知的那场发生在阿娇身上的事件。 观众在观看这件影像作品时,其实会自动脑补很多情节,然后作出各自不同的反应。如果没有这个事件,这件作品的创意、内涵与思想也就不复存在。另外,这件影像作品,在网络上随时可以搜索到,相当于它一直存在于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里,观众还可以留言与互动。公共艺术非常重要的特质就是与公众广泛互动,公众互动是公共艺术的延伸,也是作品的组成部分,观众对于作品的反馈意见本身也成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公共艺术只有在互动中,在与观众的接触中,作品的意义和对作品的评价才能最后完成。
下面说的第四个案例是来自荷兰的建筑师何新城(Neville Mars)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中与人们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的状况,逐渐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建筑设计师也参与到对公共空间现状的研究中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何新城便是其中一位。为什么不断造新城?如何创造一种集约的、有效的、复合多元的、可持续的城市生态?是何新城这些年来研究和实践的工作方向。在工作室画廊空间的设计中,他将画廊定义为当下过分商业、过度紧凑的城市规划中一个可以令人喘息、让人反思的当代文化空间。
2023年8月6日,何新城在上海的工作室画廊实施了他的整体艺术快闪项目“创意通货膨胀”,这其实是一个建筑艺术装置,由充气薄膜制作的不同色彩的圆柱,被横七竖八地挤进了位于半地下的画廊空间里,从而让这个原本让人舒缓、喘息的艺术空间瞬间变得拥挤不堪。这种强烈的挤压感,以及快速出现又快速消逝的恍惚感,既是对当下城市生态现状的一种深刻隐喻,也是对城市化进程飞快发展的一种形象浓缩,令在场的观众印象深刻,迫使我们每个人去直面和反思。进入21世纪,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公众关心的问题成为公共艺术的焦点。
第五个案例是班克斯。班克斯也许是当今最具争议的街头艺术家,他以在世界各地公共空间的涂鸦作品而知名。为避免被警察以毁坏公物之名逮捕,所以他从不以真面目示人,由此导致了他的神秘感。新世纪以来,作为反叛精神、追求自由以及挑战权威等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象征,街头艺术在规模、作品可见度以及流行增长速度上,已成为艺术界的一匹黑马。艺术家们把艺术从画廊四壁的囹圄中释放到街头,从而扭转大众对在何处及如何欣赏艺术的既有认知。随着人们逐渐接受并认同这种全新的表达形式,艺术也变得愈来愈亲民。比如班克斯,就算长年隐姓埋名,他依然是家喻户晓的国际艺术家。他的创作介乎于讽刺漫画和时事评论之间,把街头作为表达观点的地方。浓厚的政治风格及深刻的讽刺意味,玩世不恭的黑色幽默,皆是他作品的特色。
班克斯《手持气球的女孩》
尤其是在2018年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他“自行销毁”了自己的代表作品《手持气球的女孩》(Girl With Balloon)。是的,当落下成交槌的一刹那,价值约100万英镑的作品应声进入碎纸机,瞬间变成了细碎的纸条。这一幕令人瞠目结舌、印象深刻,像是一出行为艺术表演,很快成为艺术史上经典的瞬间,也被称为首件在拍卖现场完成创作的行为艺术作品。这位艺术家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他的内心世界和意识形态,他愿意为弱者发声,反对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他反对战争无情,并且乐意于为保护环境而发声。他就是这么一个时不时以自己的微小力量对抗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的人,就像是一个独行的英雄。有必要强调的是,有深度的公共艺术通常就是充分表明自己的价值立场,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体现出社会的公义。这种具有问题针对性的公共艺术更具有公共价值,有助于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帮助社会状态的改善。
眼下,公共艺术正方兴未艾,它是当代最具创新活力的艺术领域之一。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公共艺术的实践永远是鲜活的,它不断出现新的案例 、新的形态、新的介质,它的边界不断得到拓展和延伸。笔者限于信息和篇幅所限,不能对它正在发生的新变化,进行全面性的描述,只摘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与大家分享。但上述案例,已经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与社会问题的关系,重新重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干预,重新强调艺术的现实关怀。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作品开始以引人注目的公共事件为契机,这些创作和过去那些常规化实施的公共艺术相比,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对社会现象作出独特的观察和回应的公共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拓宽公共艺术原有的边界,不断调整或修正我们原有的认知,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尊重每一位参与者的文化权利。让艺术真正介入社会,表达和呈现人类的普遍问题和情感,引起人们持续关注、认同和讨论,进而推动中国的公共艺术走向更为多元、公开和共享。
作者:傅军(艺术评论家、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