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西施很是美丽”“像是一件艺术品”“名角风范”……由史依弘领衔的“梅派”名剧《西施》国庆假期一连两场演出已落幕,网友在社交平台的讨论仍在发酵。1923年,梅兰芳首演《西施》。100年后,史依弘与上海京剧院同仁努力恢复首演版本,准备工作历时三年,尤其一段九分钟的翎舞,史依弘与饰演“旋波”的葛香汝练习了无数次。众人看台上的西施华丽娇美,却不知道台下史依弘此前因为腰伤复发,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但她的心境一如既往的坦然,因为“无论是排戏还是传承,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西施》晚间7点15分准时开锣,7点25分史依弘拿着浣纱竹篮登台,8点35分,翎舞开始。《西施》的复排工作启动于2022年2月,但在更早些时候,史依弘就向戏剧研究家陈超求教这段舞蹈。梅兰芳的舞台表演注重载歌载舞,代表性的如西施的“翎子舞”、上元夫人的“拂尘舞”、虞姬的“剑舞”、天女散花的“绸舞”。“翎子舞”相当考验演员的配合,葛香汝说,她的余光要一直追随史依弘,不能快,也不能慢。每次排练结束,她们都会再加练一遍。同时,这段舞蹈还有许多蹲下起身动作,对于腰伤刚康复的史依弘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梅派戏,最讲究的就是“美”,《西施》的几大段唱几乎都是慢板,故事也不如《贞娥刺虎》等剧那样高潮迭起,但史依弘认为,《西施》这出戏,看的不是剧情,而是意境。“梅先生特别爱护他塑造的角色,可以说有些‘偶像包袱’,”史依弘表示,“他总是希望梅派的角色是中正平和的,是美的,不想去破坏一点点。”因此,西施的善良,西施的美好成为了史依弘演出的重心。
最早,梅兰芳创排的《西施》分两本演出,此次为了让剧情更加紧凑,团队将两晚的剧情精简到一晚。原本,史依弘有些担心“坐春闺”和“水殿风”两段二黄会不会让观众产生疲惫之感,但今年8月,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结束后,她收到一封来自年轻戏迷写来的长信,这位戏迷珍藏着一张史依弘多年前录制的《西施》唱片,特别提到了“坐春闺”,认为这一段特别好听。史依弘与团队商量后,决定将两段都保留。“《西施》就是一出要听的梅派戏,词也好,腔也好,既然大家爱听,我就唱。”
“百练不如一演”,《西施》几经波折才最终上演,史依弘心疼演员们的付出,也明白戏迷们等待的焦灼。《西施》圆满首演后,史依弘已经有了新计划,“《汾河湾》《洛神》这些剧目,我都想整理恢复出来,经常跟观众见面总是一件好事。”
作者:王筱丽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