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看似“貌离神合”的青年摄影师,他们扎根上海,结伴同行去拍摄这座城市,是令他们着迷多年的日常娱乐。日前,三人的摄影展《城市游隙——徐昕、沈天旸、丁昱辰的摄影小组》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幕。展览展出140余张城市不同角落的街头照片,带领观众通过摄影师的眼睛,从别样视角来观看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上海。
“我们展出三位青年摄影师们的作品,意在启发思路,激发兴趣,在城市‘游隙’之间以一种独具慧眼的‘游戏’视角去漫游城市、观察城市、记录城市,并构筑起一座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之城’,向观众表达人人都拥有亲近美、创造美和展现美的可能。”策展人、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戴菲说。
展览介绍了三人摄影小组的由来,三位摄影小伙伴的个性以及他们的拍摄路线;挑选其中最为经典的四条线路,将他们在同一地点上拍摄的作品进行对比呈现,让更多人了解,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看世界的方式。“引发大家对城市摄影和街头摄影更多的关注、思考和启发。”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策展人陆寅兰介绍。
徐昕、沈天旸、丁昱辰三人互为同学与好友,在他们经年累月一起摄影和创作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一个有趣而独特的“城市摄影三人小组”。三人的路线一般由徐昕来决定,徐昕便把外婆的家——四川中路,这个童年记忆的起点作为拍摄的起点。小时候,外婆时常牵着他的小手走出屋子,指着建造中的东方明珠,教他牙牙学语。后来,他略大了点,远处又冒出了金茂大厦、上海中心、上海环球中心……再后来,长大后的徐昕爱上了摄影。于是他们的街拍从四川中路、北京东路出发,不自觉地朝着城隍庙方向前进。“看过城隍庙,再穿插回十六铺,沿着外滩的岸堤溜达到外白渡桥;走过外白渡桥,就会看见被重新开发改造、面貌一新的北外滩 ;蜿蜒走到北外滩的终点,差不多就到了杨树浦;再从杨树浦折返至四川中路,穿过西藏路桥走到苏州河北岸时,还可以再逛一逛曲阜路一带。”
“寻找能看到东方明珠的地方”
“东方明珠一直是我的信标。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能够看得到它,我就知道外婆家在哪里。所以当我开始拍照后,这个‘望野眼’的习惯依旧保持着。它逐渐变成了一种游戏,一个叫做‘寻找能够看到东方明珠的地方’的游戏。”徐昕自述。
徐昕的作品里,充斥着宏观叙事,他的视线永远追随东方明珠及陆家嘴“三件套”。电动车后视镜里照射出的东方明珠;老城厢天台后“冒出”的三件套;遮篷破洞中露出的“三件套”;在豫园一角“升起”的上海中心和金茂大厦;赤着胳膊在阳台上乘凉的老人,俯瞰着绵延的红瓦屋顶及火柴盒般的楼房,错综复杂的建筑结构映衬着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的轮廓……似乎是不同的景物,但又都有着一个“中心”。
杨树浦一带也是徐昕会反复游走的地方,而每次的游走都像是一种奇遇。他发现,这里居然还有那么多当年‘慎余里’的影子,它们如今还是安然地存在着。弄堂门口还是从前没有粉刷的样子,老木头门窗的朱漆都已龟裂。再一抬头,眼前突然出现一座90年代的老厂房,它的样貌和小时候父母的厂子一样,只是如今门房玻璃已经模糊,里头的宝石花疯长,塑料电话也发了黄…… 一切细节都把儿时并不鲜明的记忆碎片瞬间拉回到当下。“最后,这些建筑和景色消失在了暮色里,变成了我走到终点时的停车场。”时间在他这里,停滞了。透过杨树浦路上纵横的电线杆上和一排排老房子背后依然隐约可见的“三件套”,穿过破旧的老街坊俨然耸立的杨浦大桥。抬起头看向远方时,时间又开始重启。
徐昕的影像透过传统寻找现代,也在透过现代追怀传统,在新与旧的对比中,完成了对城市历史的追溯与对未来的期盼。在上海本地人眼里,他的照片也弥漫着浓浓的乡愁。
“用最为微观的细节来表现上海”
沈天旸的影像不约而同选择了最为微观的细节来表现上海这座城市。细观他的作品。“它们是‘托马森’(Thomasson)——人类行为、意识、情感与经济活动相加的总和,是由人类在明确意图下产生的无意识失控状态、痕迹、微型景观仿佛一个个装置。”他尝试着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通过将微观细节放大来重塑另一个真实,所以,在他的照片里总是闪烁着现代主义的光芒。
一扇布满盆栽的窗子,犹如一面加了框的古典画;透过玻璃电梯上的一块玻璃折射出五光十色的陆家嘴,让人分不清是梦还是真实;窗帘下一堆乱如麻的绳子,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日常生活;蓝色的挡板前,废旧的电线杆上缠绕着丝丝枯枝,直刺向昏暗的夜空中;乌云朵朵,一支绿枝直冲云霄,远处的东方明珠、蜿蜒的黄浦江及江边密密麻麻的建筑成为水墨般的背景……
这些微观之下的景观,就像是生命中那些让人灵感迸发的小火花,“当你凝神注视,很多曾经熟视无睹的事物就会翻转,变得既熟悉又陌生,而生命中的明暗起伏由此就会浮现出来。”著名摄影评论家、出版策划人姜纬阐释道。
“社会是被人类加工塑造的第二自然”
丁昱辰说:“我对画面中的色彩不太会做解释,我对它们的标准是‘看起来美’就够了。当色块成为视觉语言被呈现在任何画面上,它的边界就已经存在了。就像人类历史中出现的文明和语言那样,对美的修饰词汇就是不同文明中美学的边界,不可逾越。”他用摄影的后期处理“解构”了现实,在意识流里回环,闪现着后现代主义色彩。
金黄色的屋顶接壤一段蓝色的墙壁,带着光芒的窗户随风飘出窗外,似乎有什么故事会在这里起始,丰富而绚丽的色彩,让人期待一个童话故事的发生。
他对色彩和景物进行了拉伸,景物变得模糊,陆家嘴的建筑被“幻化”成了一条条不同颜色的长长色块,只剩下光影模糊的金茂大厦的“针尖”直刺云霄。经过处理的照片变成了如意识流般的后现代艺术品,有的又如梦似幻,似乎已经让人分辨不出现实的场景了。
丁昱辰的照片总是给人一种强烈的后现代感,这源于他始终热衷于“破坏”眼前所见画面的创作手法。他会把所见收纳入自己的视界中,构建出更为自我的画面语言,通过后期拉伸出令人惊讶的色彩曲线。至于最终得到的是一面墙还是一张纸,似乎都不重要了。他想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全新世界。
在观众眼里,他的画面或许有一种失真的感觉,但他尊崇的是内心的真实和由现实景观而引起的联想。
走过这些照片,仿佛观者也曾驻足于那些城市的路口和街头。城市的缝隙之间,始终保留着三个年轻人的生命记忆,也保留着上海的成长记忆。他们在里面捡拾时光的碎片,回填生命中缺失的片段。也因为这些细微的记忆缝隙,城市才变得如此亲近可人,使人想要不断地去抚摸。同时,这些缝隙也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念想,并以物的形式蹲守在城市之中,期待着有心的人去发现。
他们总是一起去拍、拍同一个地方,但得出的照片却截然不同,带给观众迥异而新奇的观感。正如姜纬评论三人的摄影创作与状态:“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上海的这些地方,而是他们的上海,携带着各人的性格、身份、经历的标记。”在此背后,存在着他们对日常最敏感的反思、最丰盈记忆和最具神思的联想。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2日,期间还为摄影爱好者带来两场公教活动。10月5日的“城市游隙”主创分享会及导览以及10月14日的“点测光伐?”街头摄影工作坊,三位摄影师和策展人带领大家走上街头进行实地摄影创作。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