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近日已获批准并开始全面实施。方案主要亮点包括:学术委员会为“最高学术机构”、倡导“师生治学”、试点系主任公开选聘、部分院系取消学术硕士等。
试点系主任公开选聘
今年11月24日,北大完成综改方案制定工作,并报送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备案,于12月1日获批。
在报送教育部相关司局的材料中,北大表示,在学校治理结构方面,北大筹备成立章程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并重组校务委员会,还确立学术委员会为学校“最高学术机构”。
北大倡导“师生治学”理念,建立委员选举制度和自动更替制度,并已启动对学科规划委员会的调整工作,更名为“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委员会”,作为校学术委员会与校行政共同设立的专门委员会。
在管理服务机制上,北大逐步建立以发展为导向配班子、以职责为中心管干部的工作模式,并开展院长(系主任)公开选聘试点工作。
本科“小班教学”硕士“重在应用”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北大正在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事务联动机制,新创建了教授茶座项目和海南三沙等多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研究建立学生的学习支持体系。
在元培学院建设“整合科学”“数据科学”等跨学科专业;继续推广本科基础课程的“大班讲授、小班研讨”模式;继续实施和完善“本科生研究性学习”;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已建设30余门“幕课”,推进“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积极建设实体性质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另外,在研究生培养上,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已经由5个试点学院扩大到25个招生单位,生源质量明显提高;实行了部分博士招生的10%弹性计划;着力加强学术型博士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硕士应用人才的培养,部分院系已经完全取消了学术硕士。据介绍,相比学术硕士,专业硕士更侧重于实践、应用和技能,适用于找工作;而学术硕士则被称为“传统的研究生”,侧重于理论研究、学术进修。
■ 追访
高校为何综合改革?
据悉,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已先于今年10月31日获批。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清华大学开始在教育教学方面启动重大改革,包括试点开设2年期的通识课程,减少必修专业课数量,提高学生转专业自由度,课程成绩从百分制改为等级制,争取国家支持试点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等。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介绍,近些年,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府对一些高校实行高投入,但成效不明显。他认为高校如要发展自身,就需要进行综合改革,回归高校本质,不能“衙门化”,在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上下工夫。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此前也表示,当前,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改的多是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杜玉波称,教育部也正会同相关部委,研究制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将对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知名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教育教学改革是高校整体改革的一部分,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推进大学全面改革的过程。要落实教育改革设想,必须配套一系列改革,包括教育事务决策机制改革、教师管理评价改革、学位授予改革等。(记者许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