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征)博雅教育、信誉制度和学分制并积点制,一直是国内诸多高校甚至中学争相向国外名校看齐、效仿的“时髦举措”。不过,华东师大档案馆最近出版的一套“档案丛书”却表明,这些动作上海早已有之。
光华大学是华东师大前身之一,昨日,华东师大举行《光华大学编年事辑》、《光华文萃》、《光华大学:90年90人》系列图书首发式,纪念光华大学成立90周年。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光华大学就很注重博雅教育,并强调将这一点和外语与国学教育、体育三者结合。记者查阅1939年版的《光华大学章程》,在“文学院学程表”上,各系一年级必修学程当中除了《国文》、《英文》和《中国通史》等文科学科外,还有《数学》、《自然科学》等理科学科;在二三年级必修学程当中,还包含了第二外国语。而在“理学院学程表”上,各系一年级必修学程当中,也有《国文》、《国文写作》、《中国通史》等文科学科;在二年级必修学程当中,也包含了《社会科学》。
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汤涛研究发现,当时光华大学实施的博雅教育几乎和欧美高校同步。
出版的图书显示,当时光华大学还实行信誉制度——考试不设监考,全凭信誉,学生自觉完成考试。光华校友邢鹏举回忆:那时的考试制度,大都采取HonorSystem(信誉制度)。考试时,教师一经讲过题目,立刻退到教员休息室,不再临场监视,“照理这正是学生自由行动的好机会,可事实上却没有人敢轻易作弊。因为这时的光华学生,大都富于自治精神,认为作弊是一件最可耻最不名誉的事情。要是一班上有人作弊,大家都要群起而攻,联名报告学校,请求依法除名。并且作弊这一件事,可以瞒过教师、却不能瞒过同学,所以很少有人敢冒险尝试”。
著名国学家、时任光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钱基博教授(钱锺书之父)在《光华大学五周年纪念书》中提到,光华大西路校舍建成后,当时的学校图书馆由学生自治管理。当时“大学共分五级,每级各推代表十人,成立执行委员会,设分文牍、会计、庶务、纠察、卫生、编辑、教育、营业、艺术九部,部有部长,余为部员,群策群力,其成绩如发起各种学艺比赛等事;而改良膳务,排定座次,则以卫生部最出力,至于斋舍点名,维持公共整洁,调查各部办事勤惰等,则有纠察部之力……”这种风气还影响了当时的光华附中,附中也十分重视策划各种学生课外研究会的组织和活动。
此外,光华当年实行学分制并积点制,也属国内创举。学分制在19世纪末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才开始试行学分制,今日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而早在1936年《光华大学章程》中就有规定:学业成绩分为六等:甲等90-100;乙等80-89;丙等70-79;丁等60-69;戊等50-59;己等0-49。凡毕业学分148者须得94积点,160学分者须得102积点,180学分者须得115积点方得毕业。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