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松江区佘山学校和人们传统中的“农村学校”不太一样:学校就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佘山脚下,这里既不偏僻也不闭塞,但就因为是村校,师资紧缺。一旦出现一位优秀教师,就会成为全学校的宝。
英语教师潘丽就是这样的宝。
“潘老师不是一般的低调,她的职称、荣誉基本都是学校追着、催着她去评的。有这样境界的能是一般人吗?!”在教学楼,一位老师这样介绍潘丽。
“老实说,这个学校的校领导换几个还不打紧,但潘老师这样的骨干教师可不能走,她留在这里,就会带动一批老师在这里扎根,安心教学……”在行政楼,一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如是评价。
上海农村教师口述实录
作为一名农村老师,我觉得我面对的学生变了:首要的任务不是要教给他们多少知识,而是要提醒他们决不能被“温水煮青蛙”的环境毁了,耽误自己的未来。
——潘丽
在足球训练中,我总会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品质,把它们挖掘出来,让他们感觉到一个更好的自己,我觉得这是比踢球更重要的事情。
——沈伟峰
我想告诉学生们,可能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你没有优势,但找到了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优势,你完全可以闯出一片天,找回自信。
——王美莉
【口述实录】 希冀“改变命运”的少了,想过“小日子”的多了
我是土生土长的佘山人,1993年从上师大毕业后就回到佘山的学校当老师。一晃20多年过去了,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区的开发固然带动了经济发展,但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无形中改变了教育的生态,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有学校,和过去比,有些地方不太一样了。
我刚当老师时,农村学校的学习氛围也很浓郁。学生能吃苦,老师也能吃苦,大家都拼了命地搞学习,目标非常一致:努力考上好学校,靠读书改变命运。
我工作第二年就当班主任了,出去家访,就靠一辆单车出行。早上五点天蒙蒙亮出门,走访完七八个学生,回到自己家就是晚上7点,天全黑了。虽然那时交通不便,学生们的家离得非常远,但走进学生的家,心里就会有当老师的那种自豪感:几乎所有家长对老师都很恭敬。总之一句话,孩子交到老师手上,他们就放心了。
但最近十年,随着佘山旅游区的开发,很多过去住在佘山远郊的农民通过拆迁,纷纷搬到了我们镇上,但新的问题却来了:很多孩子现在家庭经济条件不错,有的是家里开了小店、靠着旅游区的人气有稳定的收入,有的则是家里有好几间房子出租,主要靠房租收入维持生计,这些学生的父母平时生活比较悠闲,连打麻将也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多少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有些学生很聪明,但学习动力不足,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付出艰苦的劳动,也可以过上舒坦的小日子,何乐不为呢?!
在市中心,很多父母谈到孩子的教育都很焦虑,忙着给孩子做今后留学、升学的规划,周末都忙着送补习班。但在我们农村学校,几乎没听哪一个家长说自己孩子以后要准备留学的。“高中能考上最好,考不上反正也有学校读的,读什么学校也都差不多。”有时候,不仅学生这么想,家长也这么考虑。
作为一名农村老师,我觉得我面对的学生变了:首要的任务不是要教给他们多少知识,而是要提醒他们决不能被“温水煮青蛙”的环境毁了,耽误自己的未来。
每天布置三份不同的英语作业,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提高
我现在基本每年都带初三毕业班,既要上英语课,还要当班主任。生活在佘山旅游区附近,虽然平时能见到不少外国人,但是学生们还没有意识要主动开口和老外交流、练习口语。很长一段时间,英语学习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学习一样,应试成分多一些,学生的听力、口语都不太受重视。但我自己平时要参加市里、区里的教研学习活动,也曾经到英国去进修过,所以我非常清楚,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必然要让学生听得懂、说得出——不管现在我班级里的孩子有多少可以领会到这一点,我必须要尽全力给他们的将来打好基础。
对毕业班老师来说,升学率是一道“槛”,绝不可能因为要实施理想中的英语教学而不顾学生的考试分数。要把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教好,争取让他们都考上比较好的学校,当老师的只能多做一些。
今年我们初三年级3个平行班,每个班30多个孩子,我教的是基础最薄弱的班级。由于这个班级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班上有几个成绩不错的学生,约一半学生成绩在中游,剩下的一批则是学习比较吃力、基础比较差的。我一直说,当中这批成绩“不上不下”的学生就是“潜力股”,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认真上课、完成作业,老师就可以把你们的成绩拉上去。
我现在提供给学生的是分层作业。第一层是公共作业,所有学生原则上都要做,主要是面对中游水平设计的;第二层作业是专门为成绩好的学生准备的,帮助他们在现在的水平上提高;第三层作业是面向班级后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用来弥补学科知识上的薄弱环节。
每天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都要提供三个样式,而且没有现成的题目可搬,都要根据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表现来编,这确实耗费了我不少时间。有时候作业、试卷来不及批,我就带回家去,吃好晚饭再批改。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老师总是为了学生好,相信他们是能够体会的。
我们农村学校现在仍保留了过去的一些“传统”,比如,家长对孩子学习总体管得少,读书的事情还是交给老师负责。所以每到周六,学生都会来学校做作业、订正,有时还会把平时来不及做的课堂测验放在这个时间段,老师们会挨个儿地辅导学生。周末辅导对学生是全免费的,很受家长欢迎。如果我们在学校里就能把孩子教好,那就给家长减了很多麻烦。
对学生原则性的错误决不妥协放任
我从小就在佘山长大,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十年前,松江区很多民办学校开张急招老师,无论是薪水还是其他待遇,都比现在这所学校好。而且那时我才三十几岁,有教学经验、又出国进修过,如果要跳槽肯定没问题。但我回去和父母商量,他们就一句话把我顶回去了:在家门口教书有什么不好,去老远的地方干嘛?!后来我就安心留下来了,把课上好,把学生带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们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比起来,无论是接受到的信息还是开眼界的机会,都要少一些,但他们身上也有优点:大多数学生很纯朴,对明天的事情想得比较少,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能陪伴他们一路成长,我觉得挺好,但作为老师,该给他们做的“规矩”肯定要做——我的学生们可以普通,但绝对不可以行为散漫、更不能学坏。
我做班主任,对班级管理非常严格。没有好的班级纪律,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记得今年“十一”长假前的最后一天,我们是照常上课的。结果我班级里就有一个学生最后一节课没上、提早回家了。他也很老实,直接就说,“心里只想着放假、回家玩,实在没心思上课了。”他逃课的当天晚上,我就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把事情和盘托出,希望家长引起重视。长假后第一天上课,学生以为我把逃课的事情忘了,没想到我在班级里公开说了这个事情,还让他在班级里检讨。
我平时是一个比较好说话的人,但对学生原则性的错误,我是决不妥协放任的,否则就是老师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是教师对自己教育工作的懈怠。像学生逃课这样的事情看上去很小,但我们老师就是通过处理这样的点点滴滴的小事,让学生有鲜明的是非观念,教会他们做人。比起课堂上教的知识点,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
【问答潘丽】
问:你目前最希望得到什么支持?
答:学生和家长的理解。
问:农村学生现在最需要得到哪些帮助?
答:薄弱学生较多,需要教师耐心个别地帮助、鼓励。
问:发展农村教育,您有什么建议?
答:不仅要提高硬件设施,更要进行针对农村教师的专业培养。
用足球让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报记者 许琦敏
农村孩子好动、爱玩,因此,金山区兴塔小学这个与浙江省平湖市、嘉善县接壤的上海远郊学校,发展起了一支小学生足球队——这是体育老师沈伟峰花了十几年时间一手带出来的。他把足球从一项体育运动,当作孩子的人生历练场,与一般体育老师不同,他关注小球员的心灵体验胜过技能。
此刻,沈伟峰正在法国参加由国家留学基金会等单位资助的“2015年校园足球教练员赴法国留学培训”。他说,国家推广校园足球,使足球教育的发展平台一下子开阔了很多。他发现,法国更多通过足球运动来培育孩子终身体育的理念,并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这为他推开了一扇全新的思考之门。
【口述实录】 踢球会拖学习后腿?不!
我是真的喜欢做体育老师,让我一辈子在这个岗位上,我就感到很满足,很幸福。
其实,我从小就喜欢足球,工作以后也经常参加业余足球赛。因为有这个爱好,2001年学校挂牌成为金山区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时,领导就想到了我。
我们学校的足球队有40多个女生,30多个男生。每个孩子进足球队,学习成绩都会有些波动。通常,任课老师会来找我,我就和老师、孩子一起找原因。绝大多数孩子在过了这一关后,学习成绩非但没下降,反而更好了,因为他们开始注重寻找更高效的学习方法。
在我的足球队里,学习成绩在班里前十名的学生很多。在学习和踢球两不误的情况下,毕业后把他们输送到区“校园足球联盟一条龙所对口的初中”,比我们小学学籍对口的初中教学质量更好,现在我们小学支持孩子进足球队的家长越来越多。
“弱队”也能赢过“强队”
十岁左右的孩子好胜心强,情绪管理能力却不足,通过足球训练和比赛,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了磨练的机会。
有一次分组时,我让队员采取用猜拳临时组队的方式或抽签。一个小队员发现自己选中的居然全是“弱兵”,一甩手就坐到操场边,赌气说:“不赛了!肯定输!”
我开导他:“还没比赛,怎么就不相信自己的队员呢?强队一定赢么?”于是他召集队员开起了小会,由于自知实力不如对方,他和队员定下了相互呼应、保护的简单要求,结果这场比赛他们3:0大获全胜。我想,这场比赛的“以弱胜强”,会给队员们留下一笔丰厚的心灵财富。
农村孩子吃苦耐劳,性格中透出的坚毅,经常让我感动。有个叫杨浩祥的小队员,只有三年级,有一次为了接住队友的传球,他冲上去就是一个倒地传球,膝盖旧伤口的疤痂一下被掀掉,鲜血直流。可他爬起身,好像没事人一样,继续踢球。
小队员里有的很像个小老师,给“师弟师妹”传授起技能来头头是道;有的会在每次训练结束后帮老师收拾器材……在足球训练过程中,我总会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品质,把它们挖掘出来,让他们感觉到一个更好的自己,我觉得这是比踢球更重要的事情。
创新思维可以“踢”出来
当体育老师20年,带足球队十几年,我越来越喜欢这份职业,也从中摸索出一些经验。
我们学校的球队出去打比赛,即使输得很惨,孩子们一样兴高采烈,这让很多人看不懂。其实我很清楚,对于很多初学小队员来说,根本不可能赢得比赛。于是,我就私下告诉他们,老师不关注输赢,你们只要做到相互合作能把球发展到对方半场就得1分;通过三角形传球发展到对方场地就2分,要是3个人连续传球,能形成射门,就能得3分。虽然那场比赛场上比分结果是0:12,可根据我的要求,我们的得分却是15分,15:12,孩子们还是感觉赢得了比赛,对踢球的兴趣非但没受挫,反而更浓了。
这次来法国参加培训,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国内足球训练往往以单一技术技能的学习作为重点,然后实施对抗学习加以巩固,而法国教练则认为训练的重点应该是信息的捕捉与判断,其实就是以问题为导向,让队员在对抗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在国内训练队员时也发现这个问题,比如一个小队员的颠球技术很好,可以颠两三百个,可到了赛场上却发挥不出优势,问题就在于临场判断不足,无法将身上的技术转化成解决赛场问题的办法。
一开始法国教练说足球可以锻炼创新思维时,我还觉得有些言过其实,可仔细琢磨,还真有道理,小则在球场上创新打法,往大里说,将这经验应用到人生中,将自身技能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何处不可创新?
【问答沈伟峰】
问:学生说的哪句话最让你感动?
答:沈老师,我们放学后可以来玩球吗?(通常学生放学比我下班早半小时,看着他们对足球的渴望我真的很感动。)
问:你目前最希望得到什么支持?
答:媒体也好,家长也好,学校也好,让我们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不要拔苗助长。
问:您的“十三五”梦想是什么?
答:给每一个喜欢足球的孩子创造个美丽的足球梦!
给每个孩子展示才华的公平机会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和普通科班出身的老师有一点不同,因为从事过和艺术表演相关的工作,闵行区浦江一中副校长王美莉深知艺术教育对于培养人的自信心的重要。
【口述实录】
我们农村学生和市中心的孩子比起来,最薄弱的一点就是自信心不足。所以,从当班主任开始,我就把孩子们带到特色发展的道路上。我想告诉他们,可能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你没有优势,但找到了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优势,你完全可以闯出一片天,找回自信。
音乐老师带班不走寻常路
我到浦江一中最早是当音乐代课老师,后来校长看我音乐课上得还可以,就推荐我当班主任。这下不得了,年级组长马上反对:一个教音乐的代课老师,怎么可以带班?!家长们更是不愿副科老师当班主任。
我几乎是憋着一口气“上岗”。接第一个班的时候,我就发现班里有不少孩子艺术上有天分。我摸索着把艺术教育引入到班集体建设中。扬琴、二胡、健美操……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请了专业老师每周来上课。刚开始,有的家长有顾虑,心想这个老师怎么不狠抓孩子读书。
但没过多久,家长的反对声就少了。因为我的学生在各项比赛中拿了奖,实现了“零”的突破,我也乘势引导孩子们,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常常名列年级组前茅。
带孩子去比赛,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变化。刚开始,队伍拉出去,学生一个个面部表情非常紧张。这不能怪他们,过去见世面的机会太少了。可积攒了一些比赛经验后,学生们的胆子大了,自信心也足了。这其实就是我想通过艺术教育取得的效果:不光光是让个别学生得奖,而是让一批孩子通过别样舞台,找到绽放的机会。
走上政教主任、副校长岗位后,在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结合上,我不断地探索实践。有一个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从事一个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项目,居然还在全国的大赛里获奖了。还有一位美术老师带教的特色班级,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区美术比赛中获奖……
在我看来,教育的要义不只是给孩子们提供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展示个性和才华的机会。
在家长会表扬学生,在班会课表扬家长
从一个没编制的合同工,到成为在编教师;从一个专科生,到后来被派出去进修,获得本科学位,成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可以说,我的成长和学校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我们学校的生源构成非常复杂:有的孩子是土生土长的浦江镇人,有的孩子父母是新上海人,也有的孩子是因为家里动迁随父母从市中心搬过来的。有的家长比较朴实,觉得孩子交给老师就可以,但有的家长是因为家庭经济有限、无奈才搬迁来到此地,对农村学校心怀“抵触”。“我的孩子到农村学校上学,你们的老师到底行不行啊?”
为了让更多家长有机会了解学校,我们招募了一批家长志愿者。比如下午放学时,家长志愿者就和值班老师一起维护校门口的治安。别小看这短短的一段时间,细心的家长就可以发现孩子之间的差距。有人会很遵守交通秩序,但也有的孩子则不太遵守交通规则,需要老师督促。
每次学校开运动会,也会请家长志愿者来帮忙。家长走进学校就会发现,我们的运动会和普通学校的以田径项目为主的竞赛完全不同,所有的孩子都是主角,都要参与班级的团队展示活动。
为了增进家校沟通,后来学校还成立了家长志愿者理事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我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从来不读书,那要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就比较难。
这样一来,一批学生的父母带头读书了,还主动分享读书体会。于是,我们学校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在家长会上,老师总是表扬学生;而在学生的班会课上,老师也时不时地表扬一些“好学”的家长——别看老师们的这一招,对倡导向学之风是很有帮助的。
我觉得,在农村的学校教书,老师必须对职业成就感有正确的理解。或许,我们教出的学生里考上名牌大学的并不多,但我们应该很骄傲地看到,经过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默默付出,很多家境普通甚至贫困的孩子走上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问答王美莉】
问:对于今后5年的上海农村教育,你有什么愿景或打算、建议?
答:我希望为农村的学生搭建能力拓展的平台,提供更多服务社会的机会,努力丰富学生的成长体验与人生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