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峰(右一)和学生在一起。(戴峰供图)
本报记者 钱钰
上海交大附中首届思源国际班的学生就要毕业了,最近,他们递交了一张“亮眼”成绩单———15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中,三分之二的人排名年级前100位;29名出国留学的学生中,60%考入美国排名前20的大学,还有的被录取到多伦多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名校。
这届思源国际班的课程设计方案出自一位“海归老师”———戴峰。在做了4年多中学英语教师后,戴峰赴美求学,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奖学金,他没有选择与英语教学相关的专业,而是瞄准了“高中课程开发与设计”。回国后,进入上海交大附中的他就接到了一个“烫手山芋”———为首届思源国际班设计课程,要求兼顾高考和出国。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戴峰用3年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接下“烫手山芋”,摸索两条腿走路
“上海大概只有我这个班是可以做到出国和高考兼顾的。”说起这3年来的融合和探索,戴峰有点“小自豪”。回国后,接手首届思源国际实验班,校长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这个班设计和规划3年的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可出国,也能参加高考,也就是“两条腿走路”。很多人劝戴峰还是“死了这条心”,因为若是国际、国内课程双管齐下,还要达到高考水准,这简直就是要逼疯学生的节奏。
很多人都不看好这样的探索,但戴峰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两年的海外留学经历,让他对中西方课程的融合有独到见解。“大多数国际班在设计课程时,都是以国外课程为主,但我却以高考核心课程为主,强化英语和数学。此外,数理化学得好,也为选修美国大学先修课打好底子。”在戴峰看来,高考课程学扎实了,那出国也就不太费力了。
但仅有高考课程还不够,戴峰又在他的课程体系中加入了-B(国际文凭课程)三大活动课,其中一项就是拓展论文。“国外大学很看重学术性活动,我要求学生从高一开始定选题,到高二,每人要交一篇4000字的英语论文。”戴峰说,考虑到将来申请国外大学和交流的需要,学生们还可以选修美国大学先修课,并考虑与中国大学先修课融合,互相借鉴和补充。
在戴峰的思源国际班,高一是预备和尝试阶段,在强化英语和数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考出托福。高二则是分流阶段,选择出国的学生,学校可推荐其去美国高中交流,选择高考的则被分流到别的班级去。
在课程中加入更多的选择性
比较过中美高中课程体系后,戴峰有意在中国课程中加入更多的选择性。比如每周六节的外教课,除了一节课是固定的,另外五节都可以让学生自选。
“我想让学生在更多的选择中认识自己,有独立的想法,而不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总之,他们的视野应该更开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戴峰看来,中美两国的教育改革已经开始走向中点,为了确保竞争力,美国出台了统一的课程标准,一些公立学校加入分数考量指标。近年来,美国还出现了一种“特许学校”(实际上就是一种民办公助学校),这类学校都比较看重“刷分”。而另一方面,国内的教改也在淡化高考成绩,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一名“海归老师”,戴峰也试图在中美教育中寻找平衡点。
等这批孩子毕业后,戴峰又将投入新一轮的课程实验。他和另一位“海归老师”商量,打算开一门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比如就一个大话题给学生几个子话题,然后分别提供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学生分组进行辩论,一个月下来,整理汇总各方观点再进行写作。“与西方一些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相对比较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我希望在我的教学中,来弥补这些短板。”戴峰说。
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天使投资人”
最近,戴峰又在策划一件事,他打算请班上已被国外名校录取的毕业生,为新高一学生开一门课。学长们将按照美国大学的课堂组织方式和课程模式,结合自己选择的大学专业和研究兴趣,给学弟学妹们开课,包括《物理兴趣》、《美国政府和比较政治》、《统计学入门》等。
“戴老师常常会‘纵容,我们干点课外的事,比如我们班会在圣诞节请假出去搞派对,从高一开始,戴老师就组织我们参加义工活动,去钱学森图书馆、幼儿园和福利院做志愿者。”高三学生王雨扬说。
教过戴峰班级的老师们都说,这个班的孩子不一样,思维更活跃。他们中,有在淘宝网上做球星卡生意的;有设计青少年健身APP直接上线的;有用1年半时间完成两个课题,还获得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有在美国学校组织了一支女子篮球队的……“我将自己定位成他们的‘天使投资人,。”戴峰常常跟学生开玩笑,今后谁要是开发项目,他打算给每个人投资一笔钱,以此支持他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