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鹏
“我就是从这个地方考出来的,这里只有数学和语文课,其他课程虽然课表上有,但是根本没有老师上课……”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2013级本科生龙泳拍摄的纪录片中,大学生志愿者游木这样说道。去年暑假,龙泳与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一道,回到家乡———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怒溪镇河口完小进行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其间,他独立拍摄了纪录片 《成长》,用客观记录的形式挖掘山区教育和城市大学生的碰撞点。该片获得首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互联网+”单元一等奖。
该片指导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学系鲁力立说,教育与影视艺术的融合是这部作品创新之处,同时也是教育技术领域在影视教学实践方面一次大胆尝试。
教育与影视的融合本身就是创新
支教出发前,龙泳找到教育信息技术学系鲁力立老师,借了一台摄影机。“如果能将支教的过程记录下来,也许是一种回忆。”龙泳说。影视科班出身的鲁力立老师鼓励他说,为什么不就此创作一部纪录片,不加任何赘述,只以客观视角记录整个支教过程? 在鲁力立看来,教育与影视艺术的融合目前还有不少发展空间,如果能从影视艺术的角度反映教育公平、启发教育者的思考,将会是全新的突破。
“农村的孩子基本上都没怎么接触过英语,我当时就在想,这样一个娇滴滴的英语专业女生,想必会与山区孩子产生许多矛盾冲突吧。”于是,龙泳选择从小在城市生活长大的华东师范大学2013级英语专业志愿者孙茜作为纪录片女主角,讲述了她在整个支教过程中与当地学生的故事,以她和学生之间从陌生、产生矛盾到熟悉成为朋友的情感变化,来体现她和当地的学生在这个支教活动中的成长经历。
为了能够多积累素材,15天里,龙泳扛着摄像机,每天拍摄10多个小时左右,记录孙茜和队友们在山区支教的喜怒哀乐。“从孙茜早晨起床自己做饭开始,一直到她晚上上好课、批改好作业回到房间睡觉,我不上课的时候基本上都在拍。”
支教大学生和山区少年的碰撞生活
尽管做好了各种心理预设,真实的支教生活还是让龙泳与其他大学生志愿者们吃了一惊。
骆斌彦是孙茜所教的五年级班上的一名同学,在第一次上课时,孙茜就被这调皮的学生所吸引———虽然有时候不遵守纪律,但是他知识比较丰富,英语基础也不错。下课后,他向孙茜提问有关“普利茅斯”的问题,着实让孙茜大吃一惊。
家访中孙茜了解到,骆斌彦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去广东打工,从此再没回来,从小缺少母爱的他,性格变得有点孤僻,常常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有关“普利茅斯”的问题都是他从书本上看到的。孙茜被这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所感动,并和他成为了好朋友。尽管支教已经结束,孙茜还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并寄书给他。
龙泳从小在贵州省铜仁市读书,当老师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初中时期的数学和英语老师对我很好,让我喜欢上了数学并最终考到上海。”能够回到家乡支教,龙泳非常激动。“我负责国学课,讲 《三字经》,给山区孩子讲述其中的人物故事,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因为一边承担支教任务,一边拍摄纪录片,龙泳还是错过了不少珍贵的镜头。例如孙茜一开始因为水土不服,好几次在上课的时候流鼻血;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姑娘不会做饭,还弄出了不少乌龙……“因为分身乏术,错过了不少镜头。”
影视工作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龙泳团队关注生活,能拍摄出具有创意的影片,与平日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经历不无关联。鲁力立介绍说,华东师范大学一直重视学生科创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设立诸多项目和比赛供学生进行创新训练。教育学部也建设了不少创新创意平台和活动,比如教育创客空间就已经吸引了学生创业团队入驻。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很早就启动以3D打印为牵引的创客教育,并打造创新驿站等创客空间,正是优质的创新创业氛围鼓励了大学生将创意转化为成果。
2015年,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成立了大学生影视工作室,将影视教学更好地落实到实践中,同时也更好地让学生锻炼独立思考能力。龙泳说,随着影视创作实践越来越多,大学生们不但看到了生活中的另外一面,经历挫折的能力也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产生出更多创意的点子。
在“汇创青春”大赛上,龙泳见到了许多创意十足的同龄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大学生设计一款可以自动报警的拐杖,一旦发现老年人要摔倒,拐杖就会发出报警的声音。跟这些人在一起,心里仿佛平静的湖面被打破,我要创造出更多更有新意的作品来。”龙泳说。目前,他和团队5名成员一起参与制作各类影视作品,为毕业后的创业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