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 谈及个别名校因新一轮学科评估结果而陷入“反思”一事,有网友第一时间为这所名校点赞,称其勇于正视问题;而部分沪上学者则直言,一份基于计量统计的榜单居然会让大学如此不淡定,此举本身才值得反思
■ 学科评估这种“整体称重”的评价模式,先天不利于一批“小而美”的院校出彩。对办学者来说,客观理性看待学科评估的成绩,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和意料中的一样,掐着2017年年尾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在这个新年里开始发酵,并引发高教界的关注和讨论。
昨天,国内某知名高校在官微推送消息称,2018年首个工作日,该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校在此轮评估中暴露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研讨与深刻反思”。
而这所名校陷入反思的缘起,是因为在这一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的学科总数较兄弟高校相比偏少,部分传统学科未能保持原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照获评A类学科(即进入前10%的学科)统计,这所院校稳居全国前十。名校在学科评估面前的“反思”从何谈起? 高校又该如何正确看待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成绩单”?
学科评估还是催生出不少“民间排名”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于2017年12月28日公布。和上一轮最大的不同是,这一轮学科评估在结果呈现上,并没有给各大高校参评的一级学科“排座次”,既不公布得分、也不公布名次,而是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九档公布。因此在学科评估结果上,各高校参评学科获得的成绩单,是从“A+”到“C-”的分档等第。
不过,刻意弱化排名的学科评估,在跨年的间隙里,还是催生出了很多来自“民间”的排名。比如,有研究者按照高校获得A类(即获得“A+”“A”和“A-”)的学科数,继而计算出“学科优秀率”,即A类学科数占全校博士硕士授权学科数的比例,对各大院校进行排名。也有人将高校学科按照从“A+”到“B-”的六档等第,分别赋分并计算,形成“高校整体积分榜”并排名。此外,按照高校学科获“A+”或者跻身A类的数量,各省区市地区的排名也逐一出笼。
不同的评价标准,自然会形成不同的结果。究竟谁是这一轮学科评估的赢家?2017年年底,在学科评估结果最初公布之时,清华、北大由于各有21个学科获得“A+”,双双处于领跑位置,貌似“并列第一”。而后,有“民间排名”显示,由于清华获得的A类学科有37个,比北大多两个,所以清华领先北大。在这份排名上,居于榜首的却并非清华、北大两校,而是以39个A类学科而领先的浙江大学。不过,在另一份统计“学科优秀率”的榜单上,北大则以65%的学科优秀率,超出清华两个百分点而领先,位居第一。
由此谈及个别名校因新一轮学科评估结果而陷入“反思”一事,高教界观点不一。有网友第一时间为这所名校点赞,称其勇于正视问题,“因为顶尖高校竞争激烈,不进步就是退步”。而部分沪上学者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一份基于计量统计的榜单居然会让大学如此不淡定,此举本身才值得反思。
院校、学科都不该简单“以等第论英雄”
眼下,高校“双一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对众多高校来说,一流学科建设是主要抓手。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学科评估,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具有“定标”的参考意义。不过,部分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学科评估是对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而这种“整体称重”的评价模式,先天不利于一批“小而美”的院校出彩。对办学者来说,客观理性看到学科评估的成绩,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海为例。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看,上海高校的整体表现优于上一轮。根据相关统计,北京市获得A类的学科数合计188个,位于第一;上海紧随其后,获得A类学科数为91个。
“虽然大家都忙着统计‘A+’学科数或者A类学科数,但其实,有一批获得B档甚至更低等第的一级学科,在部分方向上是非常拔尖的。对于这一点,办学者应该有清晰的认识。”有沪上高教界专家以上海理工大学举例,该校的优势学科“光学工程”在这次评估中获得“B+”,但是该校在太赫兹这个学科方向取得了众多原创性的成果,在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上,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故此,对于这些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学科方向,应持续给予扶持政策,鼓励其发展为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的学科高峰。
再从学科看,部分学科亦无法简单地“以等第论英雄”。其中,天文学最为典型。此次参评的只有五家单位,分别是: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即便都是部属院校角力,按照百分比形成评估结果,分别获得的等级是:“A+”“A+”“B-”“C+”和“C”。事实上,敢于开设一些偏于“高冷”的基础学科,本身就彰显学校的实力和底气。而如果仅按照等第对高校学科进行简单赋分,继而列出所谓的“积分榜”“整体实力榜”,这类排行榜再受关注,也无法完整反映大学的真正实力。
学科评估结果将考验高校办学智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虽然学科评估结果对高校来说是一份一级学科建设的“体检表”,评估的初衷是建立学科评价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模式,帮助高校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和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促进其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但是,学科评估结果无形中仍然会形成类似“指挥棒”的效应,或多或少会对高校乃至地方主管部门的资源分配产生影响。
有学者透露,大学里,有些传统学科“大而不强”,本来学校应该通过“调结构”,收缩这些学科的发展规模,聚焦未来社会发展扶持新兴学科和方向。但偏偏这些传统学科因为体量大,在这一轮评估结果中成绩不错。而学科评估又客观上会和获得的各种投入、支持挂钩。
那么,究竟是继续支持此类学科“摊大饼”式发展,确保学校在下一轮学科评估中“面上有光”,还是拿出定力继续调结构,拿出更多的资源用于布局新的学科方向,这就非常考验高校的智慧和定力。
事实上,宣称将对照这一轮学科评估结果而“反思”的国内某名校已明确表示,在今年寒假期间将针对评估中出现的问题逐个剖析,并将“积极调整不适合‘双一流’建设新形势的结构性问题,努力化解不利于学科发展的消极因素”。